被動房(passivehouse),也叫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起源於德國,是國際認可的一種集高舒適度、低能耗、經濟性於一體的節能建築技術。由於被動房具有超低能耗、超微排放、超高舒適度的特點,對於解決中國建築行業能耗高、碳排放大及解決中國供暖能耗高等問題意義重大。
被動房(passivehouse),也叫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起源於德國,是國際認可的一種集高舒適度、低能耗、經濟性於一體的節能建築技術。其主要原理是透過最大程度減少建築物的熱量損失,以至於幾乎不需要採取主動採暖或製冷措施,主要透過節能設計及依靠自身優越的保溫效能及氣密性,從建築技術層面綜合利用建築物可獲取的所有自然得熱方式(包括太陽、照明、人體、電器散熱等),實現維持室溫20攝氏度以上且保持室內空間高舒適度。被動房的概念是在德國上世紀80年代低能耗建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世界上第一棟被動房由德國的dr.wolfgangfeist教授於1991年建成,並因其獨特的理念和成熟的設計、建造、評價體系,在歐洲國家越來越受到青睞。目前,被動房技術及相關產業鏈在德國已經成熟,僅德國範圍內就有6萬多座被動房,並以每年新增3000棟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歐盟所有新建建築都將採用被動房技術體系建造。由於被動房具有超低能耗、超微排放、超高舒適度的特點,對於解決中國建築行業能耗高、碳排放大及解決中國供暖能耗高等問題意義重大。
被動房(passivehouse),也叫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起源於德國,是國際認可的一種集高舒適度、低能耗、經濟性於一體的節能建築技術。由於被動房具有超低能耗、超微排放、超高舒適度的特點,對於解決中國建築行業能耗高、碳排放大及解決中國供暖能耗高等問題意義重大。
被動房(passivehouse),也叫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起源於德國,是國際認可的一種集高舒適度、低能耗、經濟性於一體的節能建築技術。其主要原理是透過最大程度減少建築物的熱量損失,以至於幾乎不需要採取主動採暖或製冷措施,主要透過節能設計及依靠自身優越的保溫效能及氣密性,從建築技術層面綜合利用建築物可獲取的所有自然得熱方式(包括太陽、照明、人體、電器散熱等),實現維持室溫20攝氏度以上且保持室內空間高舒適度。被動房的概念是在德國上世紀80年代低能耗建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世界上第一棟被動房由德國的dr.wolfgangfeist教授於1991年建成,並因其獨特的理念和成熟的設計、建造、評價體系,在歐洲國家越來越受到青睞。目前,被動房技術及相關產業鏈在德國已經成熟,僅德國範圍內就有6萬多座被動房,並以每年新增3000棟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歐盟所有新建建築都將採用被動房技術體系建造。由於被動房具有超低能耗、超微排放、超高舒適度的特點,對於解決中國建築行業能耗高、碳排放大及解決中國供暖能耗高等問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