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英荷戰爭很大程度上說荷蘭是慘勝,而且贏得也頗為僥倖,畢竟英國很大程度是輸在了財力虧空上。而且第二次英荷戰爭荷蘭雖然在取得主戰場(即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勝利,但在次要戰場加勒比海地區卻處於下風。戰爭期間英荷兩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爭奪戰以英國的完勝而結束。即便是荷蘭的盟友法國介入戰爭後與英國在加勒比海的爭奪也以完敗而結束。這使英國即使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戰敗,但仍在海外勢力劃分上不太吃虧的重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點,1667年由於法國對西班牙發起遺產戰爭,並武力奪取西屬尼德蘭大部分地區,法國在歐洲的軍事威懾嚴重威脅了荷蘭本土安全。荷蘭自知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對抗法國的,於是只能在聯合英國、瑞典組成三強同盟介入遺產戰爭迫使法國吐出已吞併的大部分西屬尼德蘭地盤。但是而為了能讓英國加入這個三強同盟,荷蘭自然不能在《佈雷達條約》中嚴重削弱英國進一步激惱英國,而是在條約中做出稍許讓步,給英國一些甜頭。
不過整體而言《佈雷達條約》荷蘭也未吃虧,只是得利不多。結合上述的兩個重要因素,我們再看一下英荷兩國在1667年7月31日的《佈雷達條約》是怎麼劃分的。
1.荷蘭保有從英國獲取的領地蘇利南,割讓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內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蘭給英國。但是在遠東地區,荷蘭人則是當仁不讓。比如荷蘭迫使英國放棄對倫島的主張,使荷蘭人得以繼續壟斷肉豆蔻貿易,不許英國及其他殖民者插手。
2.英國不僅放寬航海條例,還要加入荷蘭主導的三強同盟對法國施壓。
這個時候很多網友疑惑,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後來的世界金融中心紐約,把這塊地和蘇利南交換難道不虧嗎?其實新阿姆斯特丹當年的經濟價值還是比不上蘇利南的。而且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開發本就不行。即便是蘇利南不要回來,單是一個小小的倫島對荷蘭而言也是很賺的。畢竟是東南亞盛產肉豆蔻的島,利潤十分豐厚。
至於航海條例,由於英國當時並未掌握海上霸權,也為在世界範圍建立龐大的殖民體系。其海外勢力主要集中在美洲北部,航海條例根本得不到有效實施,在1689年荷蘭執政兼英國國王威廉三世與英國議會達成的《英荷協議》之前,航海條例對荷蘭的打擊還遠遠比不上拿破崙時期大陸封鎖令對英國的打擊。前三次英荷戰爭期間《航海協議》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挑釁了一下荷蘭。而且由於航海條例也損害到了其他國家利益,特別是法國,甚至還引發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地區的不滿。故而航海條例頒佈半個世紀後才正常實施。更何況荷蘭在前三次英荷戰爭期間對航海條例的一些承諾,除了脫帽禮實施的很完美以外,其他只要涉及到金錢利益的荷蘭則是嘴上一套,背地裡一套。
第二次英荷戰爭很大程度上說荷蘭是慘勝,而且贏得也頗為僥倖,畢竟英國很大程度是輸在了財力虧空上。而且第二次英荷戰爭荷蘭雖然在取得主戰場(即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勝利,但在次要戰場加勒比海地區卻處於下風。戰爭期間英荷兩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爭奪戰以英國的完勝而結束。即便是荷蘭的盟友法國介入戰爭後與英國在加勒比海的爭奪也以完敗而結束。這使英國即使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戰敗,但仍在海外勢力劃分上不太吃虧的重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點,1667年由於法國對西班牙發起遺產戰爭,並武力奪取西屬尼德蘭大部分地區,法國在歐洲的軍事威懾嚴重威脅了荷蘭本土安全。荷蘭自知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對抗法國的,於是只能在聯合英國、瑞典組成三強同盟介入遺產戰爭迫使法國吐出已吞併的大部分西屬尼德蘭地盤。但是而為了能讓英國加入這個三強同盟,荷蘭自然不能在《佈雷達條約》中嚴重削弱英國進一步激惱英國,而是在條約中做出稍許讓步,給英國一些甜頭。
不過整體而言《佈雷達條約》荷蘭也未吃虧,只是得利不多。結合上述的兩個重要因素,我們再看一下英荷兩國在1667年7月31日的《佈雷達條約》是怎麼劃分的。
1.荷蘭保有從英國獲取的領地蘇利南,割讓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內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蘭給英國。但是在遠東地區,荷蘭人則是當仁不讓。比如荷蘭迫使英國放棄對倫島的主張,使荷蘭人得以繼續壟斷肉豆蔻貿易,不許英國及其他殖民者插手。
2.英國不僅放寬航海條例,還要加入荷蘭主導的三強同盟對法國施壓。
這個時候很多網友疑惑,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後來的世界金融中心紐約,把這塊地和蘇利南交換難道不虧嗎?其實新阿姆斯特丹當年的經濟價值還是比不上蘇利南的。而且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開發本就不行。即便是蘇利南不要回來,單是一個小小的倫島對荷蘭而言也是很賺的。畢竟是東南亞盛產肉豆蔻的島,利潤十分豐厚。
至於航海條例,由於英國當時並未掌握海上霸權,也為在世界範圍建立龐大的殖民體系。其海外勢力主要集中在美洲北部,航海條例根本得不到有效實施,在1689年荷蘭執政兼英國國王威廉三世與英國議會達成的《英荷協議》之前,航海條例對荷蘭的打擊還遠遠比不上拿破崙時期大陸封鎖令對英國的打擊。前三次英荷戰爭期間《航海協議》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挑釁了一下荷蘭。而且由於航海條例也損害到了其他國家利益,特別是法國,甚至還引發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地區的不滿。故而航海條例頒佈半個世紀後才正常實施。更何況荷蘭在前三次英荷戰爭期間對航海條例的一些承諾,除了脫帽禮實施的很完美以外,其他只要涉及到金錢利益的荷蘭則是嘴上一套,背地裡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