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6323090678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詩歌《蒹葭》,全詩如下:

    蒹葭

    朝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中闡(chǎn)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徵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於此詩之本寫之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你一個魔法棒,可以挽回一位逝去親人的生命,你會挽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