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性本惡”,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實行仁政來回復和擴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張統治者施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強調人民群眾的力量巨大,認為“人之性惡”,認為人生來本性是惡的,強呼叫禮樂來規範人的行為,使人向善。荀子還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中國古代提出了許多關於人性論的觀點,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董仲舒的性有善惡說,告子的無善無惡說如果從倫理學的角度去解析這些問題,是很麻煩的事情.不如我講解一下我的觀點,你可以嘗試著理解. 我認為人性無法從善或惡的觀點去認識的,你能說狼是惡,而羊是善的嗎?不能,狼是肉食,羊是草食,狼吃羊是它的本性,羊吃草也是它的本性.善或惡的定義也不能用什麼樣的概念來確定,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限,也不能人為的規定一個界限.其實世間有很多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好和壞,美和醜,大和小,多和少等等. 基於此,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人性是趨善的,棄惡的.沒有一個人不向往美好,不希望和諧,只是他們在追求理想和願望時,因為自己以往經驗和意識的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方法去實踐,當人們不理解他的方法時,會誤解,就又會以自己的好惡去評價.世俗的善惡觀點是不足取的.
孟子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性本惡”,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實行仁政來回復和擴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張統治者施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強調人民群眾的力量巨大,認為“人之性惡”,認為人生來本性是惡的,強呼叫禮樂來規範人的行為,使人向善。荀子還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中國古代提出了許多關於人性論的觀點,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董仲舒的性有善惡說,告子的無善無惡說如果從倫理學的角度去解析這些問題,是很麻煩的事情.不如我講解一下我的觀點,你可以嘗試著理解. 我認為人性無法從善或惡的觀點去認識的,你能說狼是惡,而羊是善的嗎?不能,狼是肉食,羊是草食,狼吃羊是它的本性,羊吃草也是它的本性.善或惡的定義也不能用什麼樣的概念來確定,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限,也不能人為的規定一個界限.其實世間有很多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好和壞,美和醜,大和小,多和少等等. 基於此,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人性是趨善的,棄惡的.沒有一個人不向往美好,不希望和諧,只是他們在追求理想和願望時,因為自己以往經驗和意識的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方法去實踐,當人們不理解他的方法時,會誤解,就又會以自己的好惡去評價.世俗的善惡觀點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