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頭音樂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中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方法。

    段木栽培流程是:一是選擇場地。避風向陽,近有水源,便於進行人工噴水。二是預備菌種:既可購買也可自種。制菌方法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三是準備段木: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準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鬥科和樺木材的樹種,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四是接種: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製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五是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溼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併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溼、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重點是水份問題。應採用人工噴水方式,保持相對溼度在90%~95%左右。噴水時間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出耳後,若遇連續3天以上陰雨,生長出來的木耳有可能發生腐爛,應及時採摘。

    段木種植,一般在春天來臨時開始種植,到第二年夏季結束。

    中國的東北,湖北,浙江,雲南等地是木耳主產區。

    木耳新鮮時軟,幹後成角質。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8種氨基酸,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不飢等,有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之功效。故對於痔瘡出血、痢疾以及貧血、高血壓等心血管病症的食療。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還能減少血液凝塊,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提電腦什麼品牌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