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花女一夢清茶

    人物語言在《秦晉崤之戰》這篇《左傳》名篇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傳達對話內容,展示人物音容情態,刻畫性格以及推動情節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委婉含蓄、高雅多致的外交辭令《崤》中有幾段優美的外交辭令,如弦高犒師、皇武子辭敵、孟明謝賜等,各具特色,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 2 # 使用者2953035810118

      人物賞析:

      蹇叔:老成持重,遠見卓識,忠心耿耿

      弦高:忠心愛國,機警靈活

      先軫:多謀善斷,忠直剛烈

      晉襄公:優柔寡斷,納諫如流

      秦穆公:剛愎自用,知錯能改

      王孫滿:觀察敏銳,聰穎過人

      細緻分析:

      秦穆公的剛愎自用、知過能改,蹇叔的老成持重、遠見卓識,原軫的忠直多謀、勇武暴烈,弦高的忠心愛國,機警靈活、王孫滿的觀察敏銳、聰穎過人......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人物的思想性格又是透過他們自身的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動作表現出來的。

      常為人稱道的蹇叔的三段話,內容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諫諍秦穆公,但因說話物件不同,語氣大有區別,符合特定的語境,使蹇叔的形象更為真實可親、豐滿完美。

      原軫在崤之戰前與欒枝的論辯,顯示了他的辯才和忠心,而在崤之戰後又公開地與文嬴發生爭執,並當著襄公的面“不顧而唾”,表現出他性格的另一方面──粗魯暴烈,竟不顧君臣之禮。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襄公對先軫還是很尊重的,這也是為什麼晉在文公死後仍能不失霸業。另一方面,春秋時期君主對大夫們的禮可見一斑。

      至於弦高、皇武子、孟明的外交辭令,也是各肯特色;弦高於委婉中露鋒芒,暗示鄭國已知悉秦軍偷襲企圖,早已作好戰鬥準備;皇武子於幽默中寓嚴肅,導致“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於謙卑中藏殺機,表現出三年後將興師報仇的決心。

      崤之戰基本資訊:

      秦穆公憑著日漸強盛的國力,早欲爭霸中原,而東出道路卻為晉國所扼。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秦穆公得知鄭、晉國君新喪,欲出兵越晉境偷襲鄭國。主政大夫蹇叔認為,師出無名,且孤軍遠道襲鄭,必為晉國所乘,不主張出兵。穆公不聽,執意襲鄭。晉襄公及其謀臣為維護霸業,決心乘機打擊秦國。秦軍往返必經崤山,而此山峻壁絕澗,唯東、西二崤間有一蜿蜒小道。晉國確定先不驚動秦軍以驕其志,待其疲憊回師,於崤山險地設伏殲滅之。

      十二月,秦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率軍出雍都(今陝西鳳翔南),穿越崤山隘道,偷越晉國南境,於次年二月抵滑(今河南偃師東南)。恰遇鄭國商人弦高赴周販牛,弦高斷定秦軍必是襲鄭,即假鄭君之命,犒勞秦師。孟明視等見弦高犒師,以為鄭已有備,不再前進,滅滑而還。

      晉國偵知秦師返歸,即命先軫率軍秘密趕至崤山,並聯絡當地姜戎,埋伏於隘道兩側。晉軍為主力,擊秦軍前部;以姜戎斷其退路。秦軍因東出途中未遇任何抵抗而傲慢鬆懈,孟明視等不作防範,率軍徑入崤山。四月十三,晉軍見秦軍全部進入設伏地域,突然發起猛攻,晉襄公身著喪服督戰,全殲秦軍,俘孟明視等三將。

      此戰,晉軍針對秦軍政治上的被動、作戰指導上的僥倖,選擇有利時機、有利地形實施攻擊,取得阻遏秦國東向爭霸的決定性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吃一個蘋果,吃一年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