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是申時。申時是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昳。(13時至15時)。【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時間來歷古代勞動人民最初給一天內的氣象配了代表詞。如早晨因太陽出來而植物啟動了生長,所以這時辰別名為“木”。到了中午太陽最旺盛,空氣中、土地裡灼熱,所以時辰別名為“火、金”和“火、土”。下午5-7點最乾燥,果實糖份最充足,這時辰別名為“金”。到了深夜12點,環境一切冷靜,這時辰別名為“水”。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記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稱為“歲星”。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地支”。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十時辰製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3時又72分鐘,即4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晚上11時又96分鐘,即0時36分。
下午四點是申時。申時是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昳。(13時至15時)。【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時間來歷古代勞動人民最初給一天內的氣象配了代表詞。如早晨因太陽出來而植物啟動了生長,所以這時辰別名為“木”。到了中午太陽最旺盛,空氣中、土地裡灼熱,所以時辰別名為“火、金”和“火、土”。下午5-7點最乾燥,果實糖份最充足,這時辰別名為“金”。到了深夜12點,環境一切冷靜,這時辰別名為“水”。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記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稱為“歲星”。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地支”。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十時辰製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3時又72分鐘,即4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晚上11時又96分鐘,即0時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