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內容上分
有正對、反對和流水對三種。
正對是指上下句意思相類或相關,相互補充、相互映發。像白居易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反對則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有強烈的對比、映襯作用。如李商隱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流水對要求上下句的意思有遞接順承的關係,次序不可顛倒。如杜甫“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對仗的5種分類方法,有必要看一看!
二、從寬嚴上分
有工對、寬對和半對半不對三種。
工對又稱“切對”,要求相對必須十分工整,不但音節、片語、詞性相同,名詞還要分為若干類,小類與小類相對。如韋莊“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沙。”
寬對,是相對工對而言,有三種情況——一是不拘小類,只求詞性相同,如“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二是同字相對,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淨無限”;三是偏枯對,其對仗一方偏重而另一方偏輕,如“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半對半不對,是指兩句只有部分字詞相對,其餘部分不對,如“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三、從方式上分
有當句對、隔句對、鼎足對、交股對、續句對和聯珠對。
當句對,又稱“句中對”、“就對”,指本句中一些詞語與另一些詞語自行成對,全聯亦工,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隔句對,又稱“扇面對”,指四句組成一組對仗,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鼎足對,是指三句為對的對仗形式,俗稱“三槍”。如“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交股對,指詞語不拘位置,顛倒交錯,以為對仗,別有情趣。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續句對,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仗,下邊的對仗續接上邊的對仗之意。如“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第三句續第二句之意,第四句續第一句之意。
聯珠對,多句相對,只見於散曲。如“九分恩愛九分憂,兩處相思兩處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幾遍成幾遍休。半點事半點慚羞,三秋恨三秋感舊,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風流。”
四、從聲韻上分
有雙聲疊韻對、疊字對。
雙聲疊韻對,是用雙聲詞(兩字聲母相同)、疊韻詞(兩字韻母相同)互為對仗。如“零槿花雨,參差荷葉風”,零落、參差都是雙聲。
疊字對,即以疊字為對仗。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五、從修辭上分
有雙擬對、迴文對、雙關對。
雙擬對,對仗詞語皆為比擬。如“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迴文對,以迴文法為對仗。如“碧空寒露松枝滴,滴枝松露寒空碧。”
雙關對,有兩種,一是諧音,如“事直皇在天,歸遲白髮生”;二是借義對,如“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
一、從內容上分
有正對、反對和流水對三種。
正對是指上下句意思相類或相關,相互補充、相互映發。像白居易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反對則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有強烈的對比、映襯作用。如李商隱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流水對要求上下句的意思有遞接順承的關係,次序不可顛倒。如杜甫“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對仗的5種分類方法,有必要看一看!
二、從寬嚴上分
有工對、寬對和半對半不對三種。
工對又稱“切對”,要求相對必須十分工整,不但音節、片語、詞性相同,名詞還要分為若干類,小類與小類相對。如韋莊“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沙。”
寬對,是相對工對而言,有三種情況——一是不拘小類,只求詞性相同,如“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二是同字相對,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淨無限”;三是偏枯對,其對仗一方偏重而另一方偏輕,如“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半對半不對,是指兩句只有部分字詞相對,其餘部分不對,如“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對仗的5種分類方法,有必要看一看!
三、從方式上分
有當句對、隔句對、鼎足對、交股對、續句對和聯珠對。
當句對,又稱“句中對”、“就對”,指本句中一些詞語與另一些詞語自行成對,全聯亦工,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隔句對,又稱“扇面對”,指四句組成一組對仗,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鼎足對,是指三句為對的對仗形式,俗稱“三槍”。如“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交股對,指詞語不拘位置,顛倒交錯,以為對仗,別有情趣。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續句對,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仗,下邊的對仗續接上邊的對仗之意。如“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第三句續第二句之意,第四句續第一句之意。
聯珠對,多句相對,只見於散曲。如“九分恩愛九分憂,兩處相思兩處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幾遍成幾遍休。半點事半點慚羞,三秋恨三秋感舊,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風流。”
對仗的5種分類方法,有必要看一看!
四、從聲韻上分
有雙聲疊韻對、疊字對。
雙聲疊韻對,是用雙聲詞(兩字聲母相同)、疊韻詞(兩字韻母相同)互為對仗。如“零槿花雨,參差荷葉風”,零落、參差都是雙聲。
疊字對,即以疊字為對仗。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五、從修辭上分
有雙擬對、迴文對、雙關對。
雙擬對,對仗詞語皆為比擬。如“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迴文對,以迴文法為對仗。如“碧空寒露松枝滴,滴枝松露寒空碧。”
雙關對,有兩種,一是諧音,如“事直皇在天,歸遲白髮生”;二是借義對,如“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