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窩藏、包庇罪為選擇性罪名,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 (一)客體要件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物件是各種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人。(二)客觀要件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應限於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 (三)主體要件已滿16週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四)主觀要件主觀上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個條件,即被認定為窩藏、包庇罪,而無論你是否為犯罪嫌疑人的親朋好友。------------------------------------------------------------------------------------------------------------------------------------------------------------------------------------------------------------------------------------------------------------------------------------------------___這使我想起了中國古代的一個制度,叫【親親相隱】又稱【親親得相首匿】。意思是,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首謀隱匿犯罪行為,不予告發或作證,並且不會因此而受到刑事處罰。 該制度可以上溯至春秋時期。《論語·子路》記載:"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最早將"親親相隱"原則應用於法律的是秦律:"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勿聽。而行告,告者罪。" 到西漢時期在法律上首次得到確認,至漢代,親親相隱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內容,並進一步規範化、明確化。 發展到唐朝"親親相隱"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以後各朝關於"親親相隱"的制度規定大體與唐朝相同。 "親親相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出現在各個朝代的法律規定中,但是,在今天的刑法中並無此制度。 "親親相隱"具有很強的倫理親情色彩。而中國刑法中的窩藏包庇罪沒有注意到親情因素,更多的強調法律性,懲罰性。然而親情的觀念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它都客觀的存在著,並且在未來社會仍然會持續存在。保護親情是人的天性,它是親屬之間相互信任的一個情感紐帶。 刑法並不是冷冰冰的條文,在預防犯罪和懲罰犯罪的同時或許也能彰顯人性的溫暖。 中國古代社會中存在很多比現行刑法都先進的刑法原則和制度,我們卻沒有做好繼承發揚的工作,使得一些制度永遠成為一種歷史的緬懷。 立法者們拼命學習西方國家法律制度的同時,或許可以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曾經也存在過的先進的刑法原則和制度。畢竟,我們是一個有歷史的國家,我們要尊重歷史,繼承和發揚傳統又是,而不是一味的摒棄。
《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窩藏、包庇罪為選擇性罪名,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 (一)客體要件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物件是各種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人。(二)客觀要件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應限於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 (三)主體要件已滿16週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四)主觀要件主觀上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個條件,即被認定為窩藏、包庇罪,而無論你是否為犯罪嫌疑人的親朋好友。------------------------------------------------------------------------------------------------------------------------------------------------------------------------------------------------------------------------------------------------------------------------------------------------___這使我想起了中國古代的一個制度,叫【親親相隱】又稱【親親得相首匿】。意思是,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首謀隱匿犯罪行為,不予告發或作證,並且不會因此而受到刑事處罰。 該制度可以上溯至春秋時期。《論語·子路》記載:"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最早將"親親相隱"原則應用於法律的是秦律:"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勿聽。而行告,告者罪。" 到西漢時期在法律上首次得到確認,至漢代,親親相隱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內容,並進一步規範化、明確化。 發展到唐朝"親親相隱"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以後各朝關於"親親相隱"的制度規定大體與唐朝相同。 "親親相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出現在各個朝代的法律規定中,但是,在今天的刑法中並無此制度。 "親親相隱"具有很強的倫理親情色彩。而中國刑法中的窩藏包庇罪沒有注意到親情因素,更多的強調法律性,懲罰性。然而親情的觀念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它都客觀的存在著,並且在未來社會仍然會持續存在。保護親情是人的天性,它是親屬之間相互信任的一個情感紐帶。 刑法並不是冷冰冰的條文,在預防犯罪和懲罰犯罪的同時或許也能彰顯人性的溫暖。 中國古代社會中存在很多比現行刑法都先進的刑法原則和制度,我們卻沒有做好繼承發揚的工作,使得一些制度永遠成為一種歷史的緬懷。 立法者們拼命學習西方國家法律制度的同時,或許可以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曾經也存在過的先進的刑法原則和制度。畢竟,我們是一個有歷史的國家,我們要尊重歷史,繼承和發揚傳統又是,而不是一味的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