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1828年9月出生在圖拉省一個有名望的貴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後去世。童年和少年時代受過嚴格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進入喀山大學學習,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
1847年因不滿學校教育,輟學回到家鄉雅斯納亞•波里亞納。他在自己的莊園裡試圖改善農民處境,未獲成功。1851年隨長兄赴高加索,當了一名志願兵,後又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托爾斯泰從50年代開始創作。
早期作品主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年)、軍事小說集《塞瓦斯托波爾故事》(1856年)、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歐旅行時寫下的小說《琉森》(又譯《盧塞恩》)(1857年)等。
60年代初,他的創作進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說《哥薩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還創作了史詩性的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長期精神探索的基礎上,完成了世界觀的激變,與本階級決裂,轉向宗法農民一邊。
這時他加強了對專制制度的批判,但又進行“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說教。80年代以後,托爾斯泰仍不斷有傑作問世。1899年完成的長篇小說《復活》,可以說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總結。
此外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澤•穆拉特》(1904年)、《舞會之後》(1911年)、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年)、《活屍》(1911年)等。晚年的托爾斯泰始終為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農民有距離而深感痛苦,為自己的家庭生活與農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
1910年11月10日離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於阿斯塔波沃車站。終年82歲。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1828年9月出生在圖拉省一個有名望的貴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後去世。童年和少年時代受過嚴格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進入喀山大學學習,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
1847年因不滿學校教育,輟學回到家鄉雅斯納亞•波里亞納。他在自己的莊園裡試圖改善農民處境,未獲成功。1851年隨長兄赴高加索,當了一名志願兵,後又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托爾斯泰從50年代開始創作。
早期作品主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年)、軍事小說集《塞瓦斯托波爾故事》(1856年)、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歐旅行時寫下的小說《琉森》(又譯《盧塞恩》)(1857年)等。
60年代初,他的創作進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說《哥薩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還創作了史詩性的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長期精神探索的基礎上,完成了世界觀的激變,與本階級決裂,轉向宗法農民一邊。
這時他加強了對專制制度的批判,但又進行“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說教。80年代以後,托爾斯泰仍不斷有傑作問世。1899年完成的長篇小說《復活》,可以說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總結。
此外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澤•穆拉特》(1904年)、《舞會之後》(1911年)、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年)、《活屍》(1911年)等。晚年的托爾斯泰始終為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農民有距離而深感痛苦,為自己的家庭生活與農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
1910年11月10日離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於阿斯塔波沃車站。終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