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羊先生影視匯

    生產的三階段與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 微觀經濟學根據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將生產分為三個階段(見圖5-5)。 第一階段是勞動量從零增加到B這一階段,在這一階段總產量先以遞增的幅度增加,當勞動投入量達到OA以後,又轉而按遞減的幅度增加。與此相對應,邊際產量起初是遞增,當達到E點時為最大值並轉而遞減。平均產量則連續上升,並在F點達到最大值。這一階段的顯著特徵是,平均產量遞增,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這一特徵表明,和可變投入勞動相比,不變投入資本太多,因而增加勞動量是有利的,勞動量的增加可以使資本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任何有理性的廠商通常不會把可變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這一階段內。 第二階段是從勞動量從B增加到H等於零這一階段。在這一階段總產量繼續以遞減的幅度增加,一直到G點達到最大值。相應地,邊際產量繼續遞減,直至等於零。平均產量在最大值處與邊際產量相等並轉而遞減。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平均產量遞減,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 第三階段是勞動量增加到H點之後。這一階段的顯著特徵是總產量遞減和邊際產量為負值。這一特徵表明和不變投入資本相比,可變投入勞動太多,也不經濟,這時即使勞動要素是免費的,廠商也不願意增加勞動投入量在第三階段經營,因為這時只要減少勞動投入量,就可以增加總產量。雖然理性廠商也不會在這一階段進行生產。 綜上所述,生產進行到第二階段最合適,因此勞動量的投入應在B與H之間這一區區域,這一區域為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域,又稱經濟區域,其它區域都不是經濟區域。但是勞動量的投入究竟應在這一區域的哪一點上,還要結合成本來考慮。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同生產者行為目標相聯絡。假生產者不以利潤最大化而以產量最大化為目標,可以不考慮單位產品成本,可變要素投入以第二區域右邊為界,即勞動投入量為OH;假定生產者不以產量最大化為目標,而是追求平均成本最低,那麼一種可變要素投入應在第一區域的右邊界,因為當勞動投入最為OB,平均產量達到了最大,即單位產品平均成本最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有100萬元能實現財務自由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