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悟空百科匯

    黃麴黴毒素中毒是家禽較為常見的一種黴伺料中毒病。一般所謂“黴玉米中毒”,就是指的黃麴黴毒素中毒。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一種有毒的代謝產物。黃麴黴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但大多數是不產生毒素的,只是一部分菌株能產生毒素。據調查,在溫暖潮溼的環境,玉米上產黃麴黴毒素菌株的汙染率可高達30%以上。玉米、花生、豆餅、麩皮、米糠等最易被其汙染。禽類吃了這種發黴的飼料,就會發生中毒。黃麴黴毒素現已發現有20多種,其中毒力最強的是B,毒素,它對人、畜及禽類均有劇烈毒性,主要損壞肝臟,且有致癌作用。家禽中以幼鴨敏感性最高,7日齡以內的雛鴨,只要口服或注射黃麴黴毒素B,50-60微克,即能引起中毒死亡。因此,常使用雛鴨作為測定伺料中有無黃麴黴毒素的實驗動物。該毒素是目前發現的各種黴菌毒素中最穩定的毒素。高溫、強酸、紫外線照射都不能將其破壞,加熱至268℃-269℃時才開始分解。強鹼和5%次氯酸鈉可使黃麴黴毒素完全破壞。在高壓鍋中,1-2小時,毒素仍不能被破壞。

  • 2 # 熱心市民小敏

      國家質檢總局24日公佈了近期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專案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據稱,牛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主要是因為奶牛食用了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飼料所致。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會導致哪些疾病?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s)是生長在食物及飼料中的黃麴黴和寄生麴黴代謝的一組化學結構類似的產物,特麴黴也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但產量較少,目前已分離鑑定出的黃麴黴毒素有17種,主要是黃麴黴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體內經過羥化而衍生成的代謝產物M1、M2等。

    黃麴黴毒素的基本結構為二呋喃環和香豆素,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香豆素),前者為基本毒性結構,後者與致癌性有關。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鉀毒性高)及致癌性極強且耐熱(B1的分解溫度為268℃左右,一般烹調加工破壞很少),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B1最為多見。

      黃麴黴毒素主要存在於黴變的花生、穀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範圍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於氯仿、甲醇、二甲基亞碸等中等極性的有機溶劑中,不溶於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鹼或強氧化劑破壞;進入人體後主要經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佈 在肝臟、腎臟,少部分分佈在血液、肌肉、脂肪組織中,其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主要為羥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環氧化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三年的盆栽桂花樹價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