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絲綢之路特指的是連線羅馬帝國首都與中國首都之間的道路,它的西端無疑是首都羅馬,東端是長安還是洛陽呢? 不妨自羅馬帝國的立國史來看: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個古代羅馬的國家,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在當時佔據了整個地中海。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時期(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時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 年)。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但隨著領土擴張至希臘、中東一帶,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就連當時成書的新約聖經也是用希臘語寫成。由於語言上的分歧,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一直對外擴張,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前25年羅馬建國時,正是西漢(前202-8年)末年,西域已脫離西漢王朝獨立,絲綢之路在西域即中亞段已中斷,更談不上能通往羅馬。在此以前,羅馬帝國尚未建國,何來絲綢之路西羅馬、東長安之談?即時存在,也只是長安到中亞的一段而已,和殷商時期自安陽到和田的長度相差無幾。張騫出使西域時,也僅是到了今阿富汗地區,不能說明絲綢之路就已經開通到了羅馬,在之前的商朝,這條路就存在,商朝時新疆的和田玉在安陽婦好墓中及洛陽地區大墓中的大量出土證明了這一點,不存在此路就無法解釋這些考古成果。 到了東漢(25--220年)西域重新置於中央政府統治之下,道路暢通,而首都在洛陽,才確保了洛陽到羅馬之間絲綢道路的暢通無阻,才有了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次到達中國首都洛陽,中國政府第一次和羅馬帝國建立了邦交關係。此後,曹魏、西晉都建都在洛陽(220--316年),保持了絲路的暢通。建都在洛陽的東漢、曹魏、西晉(25-316)和羅馬帝國(前27--476)時間上相吻合。 因此,絲路(西羅馬、東洛陽之間)真正意義上的開通在東漢時期,其西行終點、東行始點在羅馬;西行始點、東行終點在洛陽。 類似的例子還有:萬里長城現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是按明朝長城標準講的,如按西安人的觀點,最早是戰國時燕、趙、秦等各國的長城,那長城起點與終點在哪?即使秦朝西到臨垗,也不是現在說的嘉峪關吧? 再比如:隴海鐵路的最早前身是清朝時期的汴洛鐵路,後來東西延長成為東起連雲港,西到阿姆斯特丹的國際大通路,難道我們現在非要說攏海鐵路的起點和終點就是開封和洛陽嗎? 絲綢之路也是一樣的,西漢的時候張騫通西域,其長度就從長安到了今天的中亞一帶,我們如果說東起點是西安,那終點就在中亞,而不應是後來說的羅馬吧? 東漢的時候,班超重新經營西域,路從洛陽一直到了歐洲,路被延長了,成了真正成型的絲綢之路,起點和終點難道就不要變了,這條路就不能叫絲綢之路了? 歷史上洛陽所在的關東地區蠶桑業與絲織業饒於長安所在地的關中地區,即使是西漢定都長安,其大量的質量上乘的絲織品都是關東地區供給的。無論是西漢,還是隋唐,關中地區所產絲織品既少,而消費量卻甚大,必須依靠其它地區的供給,才能在滿足統治階級需要的情況下,再有剩餘可資西運。關東的洛陽,除周圍地區也是重要絲綢產地外,更是關東絲綢最重要的集散地。關東各地所產的絲綢,大量彙集到洛陽,再往西運。長安,只是大量關東絲綢西運的透過站或中轉點,而洛陽,才是絲綢之路始自東端的起點。古代社會一個地區人口之多寡,是一個地區經濟發達繁榮程度的重要標誌。西漢時洛陽凝聚了比長安更為多的人口,說明西漢時期洛陽的經濟比長安更為發達和繁榮。可以說,它是中原地區向四周輻射的一個經濟中心,是商品的集散地,絲綢作為手工業品的大宗交易,毫無疑問會在這裡進行。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始於東漢,魏晉繼之,歷北魏、隋、唐而達於鼎盛,其為時之長,規模之大,以及影響之深遠,較之長安,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介紹21個超有勁的婚禮小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