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糾正一個稱謂,不是“漢八旗”,而是“八旗漢軍”。
因為本人就是八旗漢軍的後代(家譜有寫在明末清初時於遼東編入鑲黃旗漢軍),現在身份證上是滿族,所以多少算是有點兒發言權。
八旗漢軍始建於皇太極時期,根據時間先後順序一般可以分為陳漢軍和新漢軍。陳漢軍是指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在遼東地區就已經編入八旗的漢人,而新漢軍則是入關後的漢人歸附者和原三藩部屬等。
清朝其實一直在推行八旗的滿洲化政策,在八旗內,不僅滿洲旗人,連漢軍旗人也要接受所謂”國語騎射“的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旗人不僅在服飾、髮式上與滿洲無異,連語言、習俗、信仰等方面都與滿洲趨同。例如,本人家譜中記載,有幾代先祖的姓名就是滿語而非漢語的。甚至直到我父親這一輩,以前在家裡還管我爺爺叫“ma(四聲)”,管我奶奶叫“ne(四聲)”(算是滿語稱呼父母的“阿瑪”、“額涅”在遼東旗人中的一種方言變音吧)。
另外,清朝推行的民族隔離政策實際上也並非“滿漢不通婚”而是“旗民不通婚”,像康熙的母親佟佳氏原本就是漢軍旗(後來抬旗入了滿洲旗),權臣明珠之子、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原配盧氏也是漢軍旗人。所以,在八旗內,滿漢是逐漸趨同的。
到了乾隆時期,長期受朝廷供養、不事生產的八旗已然成為清廷的一大累贅。乾隆皇帝為解決這一問題,減輕財政負擔,減少八旗編制,推行了“漢軍出旗”的政策,即對漢軍旗人進行有選擇性地剔除。將那些入關後歸附的、滿洲化程度不深的、仍然保留漢人習俗的“新漢軍”旗人強制逐出八旗,自謀生路。而那些早在入關前就已編入八旗,語言習俗早已滿洲化的遼東陳漢軍則保留在了八旗編制內。至此,仍留在八旗內的漢軍基本上就只剩下已經滿洲化的陳漢軍了。
到了清朝滅亡時,八旗之中的漢軍經過與滿洲300多年的相互融合,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差異,而“旗人”卻和以漢人為主的“民人”越來越顯出了區別。八旗制度也從開始的軍事、戶籍制度,逐漸演變成了某種族群的認同。隨著清朝滅亡,八旗制度解體了,但這個族群的認同卻遺留了下來。在後來新中國的民族識別中,相當一部分(當然也不是全部的)漢軍旗人就填報為滿族了。
首先糾正一個稱謂,不是“漢八旗”,而是“八旗漢軍”。
因為本人就是八旗漢軍的後代(家譜有寫在明末清初時於遼東編入鑲黃旗漢軍),現在身份證上是滿族,所以多少算是有點兒發言權。
八旗漢軍始建於皇太極時期,根據時間先後順序一般可以分為陳漢軍和新漢軍。陳漢軍是指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在遼東地區就已經編入八旗的漢人,而新漢軍則是入關後的漢人歸附者和原三藩部屬等。
清朝其實一直在推行八旗的滿洲化政策,在八旗內,不僅滿洲旗人,連漢軍旗人也要接受所謂”國語騎射“的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旗人不僅在服飾、髮式上與滿洲無異,連語言、習俗、信仰等方面都與滿洲趨同。例如,本人家譜中記載,有幾代先祖的姓名就是滿語而非漢語的。甚至直到我父親這一輩,以前在家裡還管我爺爺叫“ma(四聲)”,管我奶奶叫“ne(四聲)”(算是滿語稱呼父母的“阿瑪”、“額涅”在遼東旗人中的一種方言變音吧)。
另外,清朝推行的民族隔離政策實際上也並非“滿漢不通婚”而是“旗民不通婚”,像康熙的母親佟佳氏原本就是漢軍旗(後來抬旗入了滿洲旗),權臣明珠之子、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原配盧氏也是漢軍旗人。所以,在八旗內,滿漢是逐漸趨同的。
到了乾隆時期,長期受朝廷供養、不事生產的八旗已然成為清廷的一大累贅。乾隆皇帝為解決這一問題,減輕財政負擔,減少八旗編制,推行了“漢軍出旗”的政策,即對漢軍旗人進行有選擇性地剔除。將那些入關後歸附的、滿洲化程度不深的、仍然保留漢人習俗的“新漢軍”旗人強制逐出八旗,自謀生路。而那些早在入關前就已編入八旗,語言習俗早已滿洲化的遼東陳漢軍則保留在了八旗編制內。至此,仍留在八旗內的漢軍基本上就只剩下已經滿洲化的陳漢軍了。
到了清朝滅亡時,八旗之中的漢軍經過與滿洲300多年的相互融合,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差異,而“旗人”卻和以漢人為主的“民人”越來越顯出了區別。八旗制度也從開始的軍事、戶籍制度,逐漸演變成了某種族群的認同。隨著清朝滅亡,八旗制度解體了,但這個族群的認同卻遺留了下來。在後來新中國的民族識別中,相當一部分(當然也不是全部的)漢軍旗人就填報為滿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