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舍利寶幢(見上圖)是1978年4月從蘇州瑞光塔內發現的五代、北宋時期的曠世珍寶。
寶幢通高122.6釐米,由須彌座、經幢、塔剎3個主要部分組成,木雕、描金、玉雕、穿珠及金銀工藝精巧,造詣精深,氣勢宏偉,華麗輝煌,價值連城。須彌座包括臺座、寶山與大海。底座有八足,呈八角形,座四周置有銀獅、供養人。須彌山由寶山和大海組成。寶山四面環海,邊有木質描金勾欄圍繞,八根欄柱頂綴銀絲串珠如意花,上面各頂一顆水晶球。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雲,雲端站立八位天神;洶湧的海浪中心托起圓柱,柱上盤繞一條用銀絲鎏金串珠的九頭龍。寶山四周聳起16座山巒,山巒上站立八尊護法天神。整個須彌山通體描金。中部經幢為藍色,八面刻有填金佛名。幢內建一乳青色葫蘆小瓶,瓶內藏舍利九顆。經幢頂上有一金雕纏枝佛龕,內建木雕佛像。幢頂覆蓋八角形拱屋頂。殿頂又有丹漆佛龕,龕內建金雕細頸寶瓶,佛龕上罩一八角形金銀絲串珠華蓋,華蓋上有剎,剎以白玉、水晶及金銀製成。剎頂上綴有一顆大水晶球,球上垂下八根銀鏈與華蓋相連。
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製作者根據佛教中所說的世間“七寶”,選取名貴的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銀等材料,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制、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繪等十多種特種工藝技法精心製作。可謂巧奪天工,精美絕世。如塔內一條用金銀絲編制的九頭龍,其身上裝飾的珍珠就達4萬顆;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見功力,每尊佛像僅高約10釐米,雕刻難度極大;然而,天王的威嚴神態,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靜穆莊嚴,均雕得出神入化。寶幢安置於兩層木函之中,內木函外壁繪有四大天王像,各具風采,形象逼真。
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真珠舍利寶幢(見上圖)是1978年4月從蘇州瑞光塔內發現的五代、北宋時期的曠世珍寶。
寶幢通高122.6釐米,由須彌座、經幢、塔剎3個主要部分組成,木雕、描金、玉雕、穿珠及金銀工藝精巧,造詣精深,氣勢宏偉,華麗輝煌,價值連城。須彌座包括臺座、寶山與大海。底座有八足,呈八角形,座四周置有銀獅、供養人。須彌山由寶山和大海組成。寶山四面環海,邊有木質描金勾欄圍繞,八根欄柱頂綴銀絲串珠如意花,上面各頂一顆水晶球。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雲,雲端站立八位天神;洶湧的海浪中心托起圓柱,柱上盤繞一條用銀絲鎏金串珠的九頭龍。寶山四周聳起16座山巒,山巒上站立八尊護法天神。整個須彌山通體描金。中部經幢為藍色,八面刻有填金佛名。幢內建一乳青色葫蘆小瓶,瓶內藏舍利九顆。經幢頂上有一金雕纏枝佛龕,內建木雕佛像。幢頂覆蓋八角形拱屋頂。殿頂又有丹漆佛龕,龕內建金雕細頸寶瓶,佛龕上罩一八角形金銀絲串珠華蓋,華蓋上有剎,剎以白玉、水晶及金銀製成。剎頂上綴有一顆大水晶球,球上垂下八根銀鏈與華蓋相連。
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製作者根據佛教中所說的世間“七寶”,選取名貴的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銀等材料,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制、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繪等十多種特種工藝技法精心製作。可謂巧奪天工,精美絕世。如塔內一條用金銀絲編制的九頭龍,其身上裝飾的珍珠就達4萬顆;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見功力,每尊佛像僅高約10釐米,雕刻難度極大;然而,天王的威嚴神態,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靜穆莊嚴,均雕得出神入化。寶幢安置於兩層木函之中,內木函外壁繪有四大天王像,各具風采,形象逼真。
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