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齒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但生活的時期卻是在侏羅紀。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國牧師對它的零星骨骼進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師並不知道何種動物會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說成是“巨人”的遺骨。直到1823年又發現了同一動物的頜骨及牙齒,才由英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對它作了科學的記述,命名為“巨齒龍”。
大型食肉恐龍,牙齒巨大呈鋸齒狀,與較長的牙根,
巨齒龍
固定在頜骨內,牙齒頂端向後彎曲而倒伏,像有鋸齒的鋒利的刀。他們通常採用小規模的狩獵。第一具巨齒龍化石遺骸是1818年在英國牛津郡石場的板岩中發現的。從那以後,已經有25只之多的恐龍被命名為巨齒龍。其實,巨齒龍就是斑龍,這個名稱已經給了許多不能清楚鑑別身份的獸腳類恐龍。
巨大頜骨和其他骨骼證明,巨齒龍是一種大型可怕的食肉恐龍。巨齒龍比兩隻犀牛還要長,高出一個成年人兩倍的高度。它的大嘴裡長滿大而尖的牙齒,每一顆牙齒的大小相當於當時小哺乳動物的整個頜部。牙齒是彎曲的,邊緣呈鋸齒狀,齒根長在頜骨的深處。這樣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爭鬥,也不會使牙齒鬆動。溫和的植食性恐龍不是飢餓的巨齒龍的對手。除去可怕的大嘴外,它的手和腳上還有厲害的武器--長長的爪。爪用來撕開獵物堅韌的皮,然後把皮下的肉撕碎。
巨齒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但生活的時期卻是在侏羅紀。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國牧師對它的零星骨骼進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師並不知道何種動物會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說成是“巨人”的遺骨。直到1823年又發現了同一動物的頜骨及牙齒,才由英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對它作了科學的記述,命名為“巨齒龍”。
大型食肉恐龍,牙齒巨大呈鋸齒狀,與較長的牙根,
巨齒龍
固定在頜骨內,牙齒頂端向後彎曲而倒伏,像有鋸齒的鋒利的刀。他們通常採用小規模的狩獵。第一具巨齒龍化石遺骸是1818年在英國牛津郡石場的板岩中發現的。從那以後,已經有25只之多的恐龍被命名為巨齒龍。其實,巨齒龍就是斑龍,這個名稱已經給了許多不能清楚鑑別身份的獸腳類恐龍。
巨大頜骨和其他骨骼證明,巨齒龍是一種大型可怕的食肉恐龍。巨齒龍比兩隻犀牛還要長,高出一個成年人兩倍的高度。它的大嘴裡長滿大而尖的牙齒,每一顆牙齒的大小相當於當時小哺乳動物的整個頜部。牙齒是彎曲的,邊緣呈鋸齒狀,齒根長在頜骨的深處。這樣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爭鬥,也不會使牙齒鬆動。溫和的植食性恐龍不是飢餓的巨齒龍的對手。除去可怕的大嘴外,它的手和腳上還有厲害的武器--長長的爪。爪用來撕開獵物堅韌的皮,然後把皮下的肉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