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05369269743

    這段話在《大學》中的原文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講一個人要怎樣才能成為君子。

    我們沒有必要去整段地理解這句話,後面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老生常談的東西了,放在現代社會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物格知至意誠心正”就不一樣了!它們是有現實意義的。“格物致知”作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不少學校還拿其當作校訓,但你沒見過拿“治國平天下”當校訓的學校吧~

    而對於意誠的理解,其實曾子在後面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所以在曾子看來,他所提出的“意誠”,就是對自己誠實的狀態。

    先來看看什麼是自欺:你明明對一樣東西不是很喜歡,但周圍朋友都喜歡,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你也說那個東西好,這就是自欺,久而久之你會養成阿諛奉承的習慣;你來到圖書館打算開始學習,卻想著時間還多先看會兒手機放鬆一下,這就是自欺,你會發現自己逐漸產生了拖延症;其實虛榮、自滿、嫉妒等等人性中的弱點,自欺是它們最好的養分。

    再來談談“意誠”的前提“知至”。這裡指的不是簡單的獲得知識而已,而要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明白事物發展的變化規律。

    當你清楚量變導致質變,你就不會欺騙自己,幻想著有朝一日突然成功的美夢。當你知道每個人的潛力都是不同的,你就不會去嫉妒別人的成就,而是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去;當你明白事物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時,你就不會因為低谷時的失敗而否定自己輕言放棄。

    但是要做到不自欺多難啊。現在能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每個人學習的目的又太雜了,認清自己。我想學什麼?我想幹什麼?我想成為什麼?統統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要成功!看上去現在學生的學習都是在“格物”的階段,但這樣的學習,怕是很難能到達知至的地步。以前有一句流行的話:“出了大學以後把學的東西都還給了老師。”這不是一種無奈,是一種悲哀啊。

    鮑叔牙和管仲的故事耳熟能詳。鮑叔牙絕對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但他首先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因為他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力不足管仲。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鮑叔牙可以算是最好的例子了。

    不自欺,真誠待己,真誠待人,這是最好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辨別硃砂手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