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人草堂
-
2 # 簡十一讀文史
魯迅從頭到尾,都是個現實主義者。 他寫小說,寫散文。有集作《吶喊》、《彷徨》、《朝花夕拾》……每一本都是經典,每一本都是諷古諷今的佳作,但其中獨不見愛情。
魯迅是個用筆鋒作槍的戰士。他是個將軍,是的披著作家的鎧甲,卻用文字來引導人民靈魂前進的將軍。
他筆下的文字,充斥時代的吶喊,社會的黑暗,一個又一個冤魂在瘋狂的掙脫著來自地獄的束縛,在無窮的火熱與鬥志中衝向黑暗的對立面。
沈從文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在文學史上,他是個徹徹底底實實在在的作家,他寫愛情,寫生活,寫自己所向往的一切。
同時他是個頑固的理想主義者,他浪漫,他自始至終活在對愛情的憧憬當中。
他寫小說《蕭蕭》,裡面有蕭蕭;寫《一個女人》,裡面有三翠;寫《丈夫》,裡面有老七……無一例外的全部都是悲劇,儘管筆鋒溫婉,卻直擊人心,如同落塵琉璃卻在風雨中變得更為泥濘……
他寫的是小說,也是自己,是對情感的恐懼,但在恐懼中,卻一成不變的是善與愛。
年輕時人們往往愛做夢,沈從文的作品滿足了讀者內心的追求與渴望。
隨著年齡增長,由其是步入婚姻後,圍繞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落到實處,迴歸現實。此時讀魯迅的小說正合時宜,會讓一個人迅速成熟起來。
所以先讀沈從文,再讀魯迅挺符合一個人的成長及心路歷程的。
歷史,之所以稱為歷史,就是因為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由人創造的,是人選擇歷史。
猶如奔騰的大河,翻滾的潮流,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擋,只能順勢而為。
聽著有些繞口嗎?
簡單一些:歷史如果重新來過,即使是先讀到的沈從文的小說,只要魯迅先生出現,仍然還是:魯郭茅巴老曹。
筆者這樣說,並非否定沈先生的文學成就,實際上,民國時期,中國文壇湧現出了大批的文學大家。其中,有閒情雅緻的浪漫詩人,有鄉間土風情的散文大家,也有文辭俊美的古文學者。
他們每一位,都開創了中國近代文學的新興派別,也都有各自的經典文集流傳於世。
然而,說實在話,像魯迅先生這般,做中國白話文體小說第一人,且文風犀利、觸筆辛辣的,確實只有一個。
因為進步青年或許也喜歡徐志摩的浪漫詩歌,也品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還喜愛沈先生的湘行散記。
可是,他們最需要的是,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以便在《吶喊》聲中寫出《狂人日記》,以《彷徨》的心境,拒絕無用的《祝福》,只有這樣,中國或許還能有救。
如今的時代,文學批判,早已作古,但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仍然需要批判,千萬不要被甜蜜裹住,那會使人變得無趣。
人生若是隻有四角天空,一塊花盆沃土,恐怕永遠都只能成為溫室裡的牡丹,供人觀賞,與人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