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古人其實是有像現代人一樣留短髮剪平頭情況的。

    通常很多人會認為,古人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孝道影響,也受到歷朝歷代的禮法約束,都是任由頭髮生長,然後採取束髮為髻的方式打理自己的頭髮。當然,這種說法本身並無不妥。

    不過這個解釋卻並不全面,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是儒家的說法,也就是說在孔子之後才有的這麼一種禮法約束,那麼在孔子誕生以前是個什麼情況呢?

    據考古證實,早在史前時期,中國中原地區的先民就已經開始了束髮挽髻,夏朝時用笄束髮成椎髻於頭頂或腦後,商朝時則有多種髮髻, 且戴以不同的冠飾, 以顯示年齡、性別和社會地位的差別。

    孔子誕生之前,古人就開始了留長髮,這又是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當時生活在中原的人們對大自然有恐懼感,能給他們帶來溫暖的就是好的東西,所以古人對火和太陽非常崇拜(華人現在喜愛紅色,就是古代太陽崇拜的精神延續),而毛髮作為禦寒的重要東西,自然成了古人必須保留的(為什麼強調是當時的中原人,這一點下邊會詳細闡述)。

    這也就是古人不剪髮的最初緣由,此後,由頭髮挽成的髮髻就變成了身份和等級的象徵,直到儒家開始倡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留髮上升到了禮法高度。再到秦漢時期,髡刑(剃掉頭髮)成了懲罰犯人的一種侮辱性刑罰,更是沒人會主動去剪短髮了,否則不僅會被算作異類,更有可能招致朝廷的處罰。

    前面說了,古人是有留短髮情況的,那麼什麼人會剪短髮呢?

    是南方人,準確的說是嶺南一帶(廣東廣西)的人。上面提到了,當時生活在中原(北方)的人受天氣寒冷的影響,會把頭髮當做保溫的東西予以保留,但嶺南的古人就不同了,受天氣炎熱的影響,他們會把頭髮當做一種障礙,所以會主動剪成短髮。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夫翦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漢書·地理志》也說:“今之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 皆粵分也……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

    所以,古人都是束髮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至少中國古代嶺南一帶的先民們就是剪短髮的,只不過隨著中原文化的不斷南傳,嶺南一代的先民們也主動束起了發,如《後漢書·南蠻傳》就記載說:交趾郡所統郡縣的越人,“項髻徒跣,以布貫頭而著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機箱電源重啟按鈕的PIN插頭怎麼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