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45788352080

    自然界的岩石都形成於特定的地質條件下,在高溫,高壓,少遊離氧的條件下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岩石一旦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太陽的幅射熱,並與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相接觸時,岩石不再保持穩定,而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如崩裂,分解成地表穩定的新礦物。這種使岩石在原地發生物理狀態或化學成分變化的破壞作用叫風化作用。通常將自地面往下一定深度有風化作用的地帶稱作風化帶? 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作用方式和性質,一般將其分為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三種類型。 各種風化作用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它們往往同時進行、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是一個複雜的統一過程。 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有氣候因素、地形因素和地質因素。 風化作用的產物殘留在原地形成的一層不連續的薄殼叫風化殼。風化作用從本質上講,只有物理和化學風化兩種方式。一方面,物理風化加大、加深岩石裂隙,利於水、氣體和生物的進入,為化學風化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化學風化在帶進、帶出物質對岩石化學成分改變的同時,也改變了岩石的物理性質。另外,據資料介紹,作用於粒徑小於0.02毫米顆粒上的多數應力可以被彈性變緩而消除,顆粒不發生機械破碎。物理風化作用只能使岩石破碎到中--細沙粒級(0.5--0.05)。而化學風化卻能進一步使顆粒分解形成膠體和真溶液。可見,化學風化是物理風化的繼續深入,可以使岩石礦物徹底分解。在自然界物理風化作用和化學風化作用往往是同時進行、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只有在具體情況下,它們才有強弱、主次之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吃辣椒這種會上火的辛辣食物會不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