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使青龍偃月刀。《三國志》中無記載關羽的身高,合現在的尺寸,應該在2.17米左右。
夏:1尺 = 10寸(1尺=24.9釐米) 商: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釐米) 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釐米) 秦: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漢: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三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釐米) 西晉: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東晉: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十六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南北朝: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1尺=29.6釐米) 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釐米;後期:1尺=23.5釐米) 唐; 五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釐米;大尺:1尺=36釐米) 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元: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釐米;量地尺:1尺=32.7釐米;營造尺:1尺=31.1釐米) 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釐米;量地尺:1尺=34.5釐米;營造尺:1尺=32釐米) 現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釐米) 古代的“尺”的長度和現代的“尺”的長度並不完全相同,秦漢時期,一市尺約合現代的27.65釐米,後漢魏晉時期,一市尺約合現代的23~24釐米;唐代的一尺約等於現代的31.1釐米;宋代的一尺則約等於30.72釐米。
這樣看來,劉、關、張的身高與現代人相比,並不懸殊。關羽身高216.90cm,張飛192.80cm,劉備168.70cm。
《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使青龍偃月刀。《三國志》中無記載關羽的身高,合現在的尺寸,應該在2.17米左右。
夏:1尺 = 10寸(1尺=24.9釐米) 商: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釐米) 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釐米) 秦: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漢: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三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釐米) 西晉: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東晉: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十六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南北朝: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1尺=29.6釐米) 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釐米;後期:1尺=23.5釐米) 唐; 五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釐米;大尺:1尺=36釐米) 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元: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釐米;量地尺:1尺=32.7釐米;營造尺:1尺=31.1釐米) 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釐米;量地尺:1尺=34.5釐米;營造尺:1尺=32釐米) 現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釐米) 古代的“尺”的長度和現代的“尺”的長度並不完全相同,秦漢時期,一市尺約合現代的27.65釐米,後漢魏晉時期,一市尺約合現代的23~24釐米;唐代的一尺約等於現代的31.1釐米;宋代的一尺則約等於30.72釐米。
這樣看來,劉、關、張的身高與現代人相比,並不懸殊。關羽身高216.90cm,張飛192.80cm,劉備168.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