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很多爸爸媽媽可能有這樣的體驗,兩三歲的時候跟孩子講的故事,或者與他共同經歷過的事情,到了孩子六七歲,你再去問他的時候,他可能就一點印象也沒有了,孩子可能一臉茫然的看著你。

    符合記憶發展規律

    首先,孩子的這種記憶缺失現象是符合記憶發展規律的,一是孩子小的時候記憶的容量十分有限,就像爸爸如果出差一個月不回家,1歲左右的孩子可能就會不認識爸爸了。6歲前的孩子主要是以無意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沒有形成有效地記憶策略幫助他們識記,所以很容易就忘記發生過的事情。

    記憶形式發生改變

    其次,孩子的記憶形式發生了變化。在孩子還沒有掌握語言之前,對事物或事件的回憶主要基於形象,但是剛孩子學會說話以後,就將語言作為記憶的載體了。因此,當孩子回憶小時候的事情時,就無法與當時的記憶方式互相匹配了,所以出現了遺忘現象。

    那麼,既然如此,我們有沒有必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教給他們知識呢?當然是需要的,雖然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記憶的遺忘,但是孩子的發展是連續的,他們無法回憶出的事情不等於這些事情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影響,只是這些影響在潛意識中發揮著作用,就像兒時建立起好的安全感,在將來面對壓力和挫折時,幫助你堅持了下來。

    父母可以做點什麼

    爸爸媽媽可以經常與孩子分享經歷過的事情,講述得越詳細越好,也可以讓孩子來複述,同時可以用一些方法輔助記憶,比如拍攝一些影片或照片,讓孩子觀看,找到適合孩子記憶的方法。在發現孩子“遺忘”了一些事情時,不要失望或批評,帶著孩子重新經歷或者複習一下就好,鼓勵孩子多與家人或者朋友分享他生活中發生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聽的浪漫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