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幻想的視覺判斷也許有可能,以現有文明階段的技術水平分析應不會出現。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於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是否能夠脫離電池執行則要理解電驅的執行原理。以化學能源(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電流透過導線傳輸到電動機的電磁線圈,在電機內透過電子的流動形成電磁場,依靠磁場力的互斥原理驅動電動機轉子運轉並輸出轉矩(動力),這是電從產生到轉化為動力的過程。想要讓車輛源源不斷的獲得動力,則化學電源則必須要源源不斷且穩定的輸出電流,沒有電池如何能做得到呢?
有些人會聯想到太陽能汽車,然而現階段的所有太陽能汽車都必須安裝電池,因其發電銷量太低了;目前航天級使用功能的光伏太陽電池板,其1平方米的發電量也難以突破250w,也就是說一小時10平方米的頂級電池板才能發出2.5kwh的電。而電動汽車以普通的B級SUV為例,其百公里平均電耗在25kwh左右,這是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250×100=25000w=25kwh
一臺普通的代步汽車需要100平方米的頂級電池板才能實現【1小時日照=時速100公里以上行駛1小時】,普通B級SUV不安裝天窗其車頂面積約為3.5平方米,太陽能汽車離得開電池嗎?現有太陽能汽車無非是利用太陽能板在閒置的時候微量補充一些電能,目的自然是節能減排,但想要替代電池直驅供電是不可能做到的。
答案也是絕不可能,所謂的氫燃料汽車等於有兩組化學電源(電池),首先利用燃料電池透過氫氧在電解質的作用下化學反應,利用分子運動的原理產生電流;說白了這與普通的動力電池沒有啥區別,無非是動力電池利用儲存的化學元素實現迴圈往復的化學反應實現放電和充電,而燃料電池是利用一次性被消耗的能源(氫)實現不同方式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而已,兩者都屬於化學電源範疇,只是燃料電池存在巨大的浪費,因為製造能在汽車上發電20kwh左右電能的一公斤氫燃料,在背後製造一公斤氫需要消耗60kwh的電。
氫能汽車在汽車領域實屬騙局,無非是某些戰敗國因為不能使用核動力,所以在特殊的領域比如潛艇使用了氫燃料電池,然而這種高成本的玩意不適合汽車;尤其是這種車在使用了燃料電池後,還需要一組容量較大的動力電池組去穩壓,之後才能按照需要輸出不同強度的電流。
目前汽車行業探索過的新能源電驅領域還沒有能擺脫電池的汽車,即使是核電池也不例外;以現有的文明等級很難實現突破,電動汽車的核心應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倚靠動力電池。
以科學幻想的視覺判斷也許有可能,以現有文明階段的技術水平分析應不會出現。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於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是否能夠脫離電池執行則要理解電驅的執行原理。以化學能源(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電流透過導線傳輸到電動機的電磁線圈,在電機內透過電子的流動形成電磁場,依靠磁場力的互斥原理驅動電動機轉子運轉並輸出轉矩(動力),這是電從產生到轉化為動力的過程。想要讓車輛源源不斷的獲得動力,則化學電源則必須要源源不斷且穩定的輸出電流,沒有電池如何能做得到呢?
有些人會聯想到太陽能汽車,然而現階段的所有太陽能汽車都必須安裝電池,因其發電銷量太低了;目前航天級使用功能的光伏太陽電池板,其1平方米的發電量也難以突破250w,也就是說一小時10平方米的頂級電池板才能發出2.5kwh的電。而電動汽車以普通的B級SUV為例,其百公里平均電耗在25kwh左右,這是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250×100=25000w=25kwh
一臺普通的代步汽車需要100平方米的頂級電池板才能實現【1小時日照=時速100公里以上行駛1小時】,普通B級SUV不安裝天窗其車頂面積約為3.5平方米,太陽能汽車離得開電池嗎?現有太陽能汽車無非是利用太陽能板在閒置的時候微量補充一些電能,目的自然是節能減排,但想要替代電池直驅供電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麼太陽能汽車做不到,氫能燃料汽車做的到嗎?答案也是絕不可能,所謂的氫燃料汽車等於有兩組化學電源(電池),首先利用燃料電池透過氫氧在電解質的作用下化學反應,利用分子運動的原理產生電流;說白了這與普通的動力電池沒有啥區別,無非是動力電池利用儲存的化學元素實現迴圈往復的化學反應實現放電和充電,而燃料電池是利用一次性被消耗的能源(氫)實現不同方式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而已,兩者都屬於化學電源範疇,只是燃料電池存在巨大的浪費,因為製造能在汽車上發電20kwh左右電能的一公斤氫燃料,在背後製造一公斤氫需要消耗60kwh的電。
氫能汽車在汽車領域實屬騙局,無非是某些戰敗國因為不能使用核動力,所以在特殊的領域比如潛艇使用了氫燃料電池,然而這種高成本的玩意不適合汽車;尤其是這種車在使用了燃料電池後,還需要一組容量較大的動力電池組去穩壓,之後才能按照需要輸出不同強度的電流。
目前汽車行業探索過的新能源電驅領域還沒有能擺脫電池的汽車,即使是核電池也不例外;以現有的文明等級很難實現突破,電動汽車的核心應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倚靠動力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