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神妙

    在以前可能是比較普遍的行為,因為那時候管控是比較粗暴簡單的。大概十年前吧,公募基金經理的待遇還沒有那麼高。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那時候全華人民對於投資這塊還不是很熱情,大多數家庭的投資還是以買房和存銀行定存為主。現在銀行的定存利息都跑不過通脹了,也因為80後的年輕人都成長為中年人,開始主導家庭財產的儲存和繼承,開始為了下一代的財富積累而惆悵了。

    隨著中國二級市場的發展,以及參與全球金融的深度,目前做老鼠倉真的太危險了,很少有基金經理會冒這個風險了。首先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相對過去已經好了很多,只要水平不是太差,產品總是有人買的,管理費也是不少的,和銀行的關係也是不錯的。完全沒有必要去做如此危險的事情。要知道一旦被證監會查到,那就不是普普通通通報批評一下就能混過去的了。而且,為了這點小錢就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發展,也太不合算了。

    其次就是,現在有點本事的公募基金經理都會去一個拿兩塊牌照的公司,一塊公募基金牌照,用來博名聲和打出知名度,隨意做做就好。另一塊私募基金的牌照才是用來賺錢的。一期私募要發行至少三千萬的量,購買者的門檻又比較高,這也意味著這幫客戶的資金量比較大且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比較高,這才是基金經理們的心頭好客戶。這幫客戶大多數是機構客戶,少部分是自然人客戶。有了這幫客戶的支援,基金經理在私募牌照下能做的投資太多了,何必去跟監管機構對著幹呢。

  • 2 # 金木甲乙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做老鼠倉,就是公募基金經理在用公有資金拉昇一隻股票前,先讓自己的親朋好友提前介入這隻股票,待股價拉昇之後再通知親朋好友賣出這隻股票獲利。

    這種行為在公募基金經理們中來說比較普遍,這種行為對基金經理們來說叫做善於利用職業優勢。

  • 3 # 金投手閒話理財

    我不知道題主的話是開玩笑還是煞有其事,但真正的老鼠倉,並不像我們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

    給自己做老鼠倉還不算,還要給家人做、給朋友、給同學做......

    真以為證監會、公安機構的大資料稽查是吃素的?雖然老鼠倉事件時有發生,但絕稱不上普遍,做起來也沒有這麼簡單,涉及金額往往也不是很大。

    說到底,由於公募基金經理一般都極少直面這類問題,因此,關於“老鼠倉是否是普遍的行為”,我們更多隻能是一種猜測,那些所謂的“內部訊息”更像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傳言。

    2000年10月,國內首屈一指的金融類雜誌《財經》,刊發《基金黑幕》一文,深度曝光了不少公募基金經理透過暗箱操作、損害公司與投資者利益,中飽私囊的行為,引發證券市場轟動。雖然現在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老鼠倉”這件事,但當時的文章中並未出現“老鼠倉”一詞。

    2002年,國內券商行業整體虧損達400億元,僅不良資產所佔比例就高達50%。致使券商全面虧損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老鼠倉的泛濫。

    老鼠倉的做法

    由於曾在《財經》雜誌所在傳媒集團供職過,對於老鼠倉的做法有過了解。

    1、傳統的做法,一般是基金經理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在準備建倉某隻股票之前,通知利益相關方(如親朋好友),提前買入這隻股票,然後再利用公司募集來的錢,拉抬股價,之後再讓利益相關方擇機賣出,賺取差價。這種做法最直接。

    2、還有一種做法,也算是變相的老鼠倉,更多出現在公募基金當中:基金經理與關聯方提前串通並接受“好處”,在股價出於高位時,接盤對方籌碼,使得對方成功獲利出逃,而導致自己所在的基金卻被高位套牢。

    3、2009年之後,與上市公司、私募機構合力,拉抬股價或在關鍵位置建倉/減倉,然後私下分成,則成為一種新的做法。

    為什麼老鼠倉的行為,註定會越來越少?

    2000年左右時,之所以老鼠倉行為較為普遍,一是源於當時的資本市場還不成熟,二是監管條例與手段還不完善,三是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這幾條不足已經得到極大改善,因此公募基金的老鼠倉行為已經越來越少了。原因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

    首先,監管會透過各種方式,監控基金經理及利益相關人的證券操作。

    早在2007年,證監會基金管理部下發的當年一號檔案,針對的就是老鼠倉問題。監管要求基金經理定期上報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證券賬戶,並加強對可能導致公司與個人利益衝突行為的審查力度,逐步建立了針對基金管理人及相關親屬證券投資的監控體系。

    同時,基於日漸成熟的“大資料技術”,基金經理、利益相關人員的監控得以進一步完善,甚至實現“零口供”定罪。

    在基金從業人員及親朋好友資料完備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個人證券賬戶,與某基金操作賬戶嚴重趨同,那麼監管就可以迅速判斷其是否有“老鼠倉”行為。更牛的是,這種監控手段還可以監控數年前的操作行為!

    正是利用了大資料監控,2014年,稽查人員發現華夏基金負責債權交易的王某,其2009年的一些列操作有嚴重的老鼠倉之嫌,涉案數百萬元,但王某一直以“零口供”向稽查人員施壓。經過大資料比對當時的交易資料,王某的交易特徵形成了完整、客觀的證據鏈條,即便王某零口供,最後依然成功對其批捕。

    第三,基金經理的待遇大幅提升,收入與成績深度掛鉤,失去了做“老鼠倉”的動力。

    做老鼠倉,無非是想多掙點。目前公募基金經理們的待遇,較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年薪動輒趨於百萬,排名在前20%的更是妥妥的百萬以上,這還不算業績表現優良的其他獎勵。在違法成本高企、自己待遇越來越好的情況下,誰還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擔驚受怕去做那點老鼠倉呢?

    最後,基金經理們的整體從業素質越來越高。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募基金行業早已步入正軌,對於基金經理的選擇,也從純粹的看學歷、看經驗,增加到看從業歷史、看道德水平。老鼠倉從一開始就是違法且不道德的行為,因此,從道德角度約束,是最根本的做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河三和北河二的距離為多少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