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7度暖爸

    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急躁是具體指哪方面,索性都做下敘述。

    第一,做事情急躁

    孩子可能急於想要嘗試,想要證明“我能行”,或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建議:不用刻意教,讓孩子自由體驗,感受規則,併為最終結果負責。父母需要在結果出現後,孩子情緒低落時給與鼓勵就好,讓孩子自己嘗試,獲得知識經驗,比說教要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耐煩,不願意繼續進行嘗試的時候,父母要進行及時的干預,幫助孩子一起完成,一起承擔結果,以達到讓孩子體驗成功感的目的。

    第二,情緒容易急躁

    這一點,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成員中是否有容易急躁的人。

    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孩子會對生活重要的人的行為進行模仿。

    舉個例子:爺爺因為沒有及時的盛飯,而發怒,或表現出急躁情緒,但爺爺的急躁行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反而加快了別人為爺爺盛飯的速度。

    對於孩子來說,爺爺急躁的行為實際上是得到了強化,孩子會重點進行模仿。孩子認為:我這麼做,就會達到我想要的結果。

    建議:

    1、家庭成員注意自己的行為,並及時改良

    2、當孩子出現急躁情緒,父母彆著急。尤其是要杜絕急赤白臉的斥責、怒吼,這會為孩子的人際關係交往模式樹立一個錯誤的榜樣。

    此時要做的是接納,允許孩子成長中的彎路,允許孩子犯錯。只有在接納的基礎上,才能以此為基礎進行改善或改變。

    要注意:情緒無對錯,是人就會有情緒,不要對孩子的情緒指責。但是,情緒主導下的具有攻擊傾向的語言和行為是不允許的,要堅定而和善的,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是不被允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笑傲江湖第四季為什麼就十二組?前幾期不是還有很多人過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