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98895345900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專門用於臣吏向帝王上書言事,在寫作風格上以議論為主,側重於"陳情",一般用於較重大的事件。

    在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比如,戰國時期統稱這一類文章為"書",如樂毅的《報燕惠王書》、李斯的《諫逐客書》等。"書"是書信、意見書的總稱。而到了漢代以後,這類文字又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裡寫道:"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由此可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此外,還有一種專門議論朝政的文章叫做"疏"。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類文章又統稱為"表"。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原來並不叫"表",而是叫做"疏"。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就有"五年(建興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書曰"的話為證。後來,梁代蕭統的《文選》一書選錄了諸葛亮的《出師表》,才定為此名,後來一直沿用了這個文題。

    綜觀眾多表文,儘管其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使用,因此,"動之以情"是這類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比如《陳情表》,是李密為了達到"辭不就職"的目的而寫給晉武帝的。所以,作者並沒有把"孝情"在表中鋪陳渲染,而是用理性對感情加以節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層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反覆出現,從而強調了自己不應詔做官,是因"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用對祖母的至誠孝情,排除了晉武帝對自己的懷疑,顯得真實、深切而感人。

    此外,這種文體還有其特殊的格式,比如開頭要說"臣某言",結尾常有"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學與應用數學就業前景怎麼樣?可以從事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