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我們生活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然而社會的進步並非僅僅由物質的繁榮與富足決定,精神的聖潔也應是必不可少的一維。陶淵明,生活在亂世,有一種內在的堅定與持守,沒有被迷失,沒有走向沉淪。王國維在《文學小言》中稱讚他:“雖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正如《維摩詰經》中所說:“心淨則佛土淨。”獨自面對生活,保持心靈的寧靜,我們就能精神高貴。因此我們必須獨自去面對生活,抵禦世俗的功利化對我們心靈的衝擊。

      席慕蓉說:“在這人世間有些路非要單獨一個人去面對。”沒錯,為了維護我們的精神高貴與聖潔,我們必須獨自前行。

      許多人沒能獨自前行,被時代的潮流裹挾,內心逐漸被功利與物質佔據:房子、車子、票子、帽子等不正是這些人心中唯一的追求嗎?如果所有人都盲目從眾,跟著別人走,不僅自己難有所成,社會的發展也將舉步維艱。 即使是有傑出才華的人,不能獨自前行,也將難有所成。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自己31歲時就出版了傑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這正是他獨自研究的結果。然而,在受到吹捧之後,他沒有能獨自前行,開始追隨眾人,為名利奔波,逐漸沉淪。因而,從那以後他再沒有一本值得稱道的哲學著作。反之,面對物慾,選擇獨自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前行的人,即便沒有什麼成就,他的精神也會受到人們的敬仰。對我我們每個人來說,即使是享受生活,也必須獨自前行。臺灣的美學家蔣勳說:“美,就是迴歸做自己”對於美得感受,我們不可能追隨眾人,只有獨自去發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孔子也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生活中不是理想化的。在這個功利成風盛行不已的今天,我們只有獨自面對,獨自在追求心靈高貴的自救之路上前行,不管路再長、再遠,再黑,才能真正真正領略生活的真諦。

      生活在的樂趣,孔子一定是獨自感受到的。如果我們一邊念著“子曰”,一邊卻又跟隨眾人追逐名利,讓心靈被物質佔領,我們既難有所成,生活中的樂趣也將無從領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乳粥需要哪些配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