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杜家耕讀傳世
-
2 # hwd4
聲母+韻母=口腔氣流聲+聲帶振動聲(配合口腔[+鼻腔]產生共鳴音)
我們在小學學拼音時,念b、p、m、d、t、l、g、k、h這些聲母時,是按照漢語習慣(無純聲母發音)在聲母后面添加了一個韻母“鄂(e)”音而拼讀出來的。韻母“鄂(e)”與英語中的母音[ə]相對應。普通話中並無拼音為be、pe的字,有發me麼、te特、ge革、ke克、he喝何河和等等音的。在我老家江淮方言中“不”字是發be音的。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聲母發聲部位是與英語的子音完全一致的,即僅是氣流發聲而無喉部聲帶振動。只有明白了這一道理,你才能在漢語拼音與英語拼讀之間自如切換。
一個漢字聽上去只發一次音,並無“聲”前而“韻”後之感。所謂“聲前韻後”是漢字在拼讀時為方便學習而先分解的產物。如“它”是這樣分解的,①先發“te特”音→②再把韻母“e鄂”音換成“a啊”音。在現代拼音方案提出之前,一個漢字就是用另外兩個漢字來注音拼讀的,稱為“反切”。
反切是中國傳統的注音方法,用兩個字拼合成另一個漢字的讀音。百度一下“反切”,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為什麼只發一次音的漢字,在分解為聲母和韻母后就“聲母在前”了呢?
常言道:“張”嘴說話,“閉”口不談。說話就是“張”嘴發聲的過程,嘴一“張”開,氣流的摩擦音或爆破音(聲母和子音)就嘎然而止,延長的部分就只剩下聲帶振動產生的口、鼻腔共鳴音。一次發音中,音的“頭”是接觸氣流聲(摩擦或爆破即聲母)與聲帶振動音(即韻母)的融合,音的身段和尾就是聲帶振動產生的口、鼻腔共鳴音(即韻母)。
假設反過來,把韻母置前而聲母在後,你會發現它們根本融合不到一起。正如英語中的at、it、eat這樣[元+輔]的組合,它們是無論如何融合不成一次發音的,要融合也是詞尾子音與句中後面那個詞的詞首母音融合。這也是英語有連讀、略讀和吞音現象的原因。
回覆列表
所謂聲母,就是發音的時候需要用來輔助韻母發出希望的聲音的子音,也可以說成是輔助動作,包括了舌頭、嘴唇、口腔等各部分的動作,因此必須作出相應的動作,才能和韻母(氣流動作)結合,發出相應的聲音。
因此聲母必須在前,要有了這個動作,然後才能結合氣流等因素,發出聲音。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要用筷子夾菜,你需要先用手拿住筷子,做出相應的夾菜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