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哲思小築
-
2 # 相約不周山
上了補課班就有機會超過富二代嗎?
第一名上了補課班,倒數第一名也在上補課班。
結果:第一還是第一,倒數第一還是倒數第一。最悲催的是口袋裡的錢沒了!
-
3 # 心繫教育窮達人
有的時候,感覺回答問題挺難,難就難在有的問題,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例如這個問題:普通人超過富二代,有許多的條件、機遇,好像與校外補習機構的存去,沒有必然的聯絡。校外補習機構開門,普通人就有超過富二代的機會;校外補習機構關閉了,超越的機會就失去了。這是哪門子的邏輯?
既然風馬牛不相及,那就各說各的,看能不能說清楚。
校外補習機構的產生,是教育市場化的結果,是家長學生焦躁情緒的蓄水池。隨著形勢發展,其發展也是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家長學生在其中有多大的收穫,個人心裡自然清楚。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對其有過整治,但效果甚微。近期教育部又提出對其整頓,具體措施及效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普通人超過富二代,這裡邊的說道不少。大道至簡,就往簡單說。中國有句俗話,叫“富不過三代”。國家、朝代的存續,不超過三百年。這樣看來,有的普通人絕對要超過“富二代”~現在的富一代,一般也是從普通人甚至窮光蛋“超”過來的。
這是把事放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來說的。單就某一個時間段內,要實現“超過”,那就一段一段地說,如上學,從學前到博士後,你每一步都把富二代拉下一大截;工作後,你每年都能把他拉下一大截……這樣不就“超過”了嗎?這和現在的中美博弈有相仿之處:中國不正在苦練內功、趕超美國這個“富二代”嗎?
反之,富二代比你更努力,更能吃苦,像當下,富二代在努力培養自己吃苦,而窮家子弟卻在富養,父母賣血給孩子買名牌手機,復嘆“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怎麼能“超過”呢?
這樣看來,普通人超過富二代,似乎和校外補習機構的存去,實在是沒半毛錢的關係了。
-
4 # 玩遊戲的小小胖臉
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請問就算有校外補習機構,普通人就能超過富二代嗎?!答案是不能!
富二代有資源有錢,出生就帶著光環,他們就算混日子都能很愜意。而普通人呢?就算踏踏實實努力學習,畢業之後有幾個能學以致用?有幾個能發財的?到頭來還不是瞎折騰?
誰身邊沒有幾個學習特別好,到頭來依舊是打工人的同學?誰又沒有幾個學習巨差卻創業成功,或者吃著家底瀟灑度日的典型?
所以糾結超過不超過富二代沒有意義,即使超過了又能怎樣?!還不如面對現實,努力改變現狀,提升生活質量,開心生活來的實際呢!
-
5 # 魏偉173365902
那都是輔助因素,主要因素還是家庭,言傳身教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心胸眼界,父母的理想期望及父母是否能切身的付出行動,而不是一味的寄於各種學習班花錢買層次檔次,父母喜歡看書孩子也會受影響反之一樣,想避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首先改變的應該是父母,還有就是社會因素,經濟,個人能力,家庭能力,一人養活一家行不行?有沒有時間陪伴教育孩子,上下班作息時間做六休一還有一天不休的,還有人主張996及延遲退休,接送孩子的人和時間都沒有就更別談陪伴和教育了,結論就是人家不光有的是錢,是有錢後的時間和能力,外面沒有了可以請到家裡,不用被油鹽醬醋做飯拖地上班下班等瑣事拖累,煩躁降低有更好的耐心陪孩子了。當然最好還是要說明這只是普遍現象並不能完全說明結論結果,寒門苦讀一定有。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是我送孩子上幼兒園路上看到的一幕“一位媽媽送女兒上學,學校在一個小區裡,幼兒園大門離小區大門不遠,孩子媽媽可能因為上班要遲到,表現的比較煩躁,希望孩子自己進小區走這段路,可孩子可能感受到了媽媽的情緒沒太聽話希望媽媽送,這是個大班的孩子,媽媽說平時都能自己走今天怎麼了,語氣和態度都不太好聲音也逐漸大了,孩子哭了,媽媽稍有不耐煩無奈的拽著孩子走完了這一小段路,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孩子媽媽可能覺的不妥,耐心的蹲下抱了抱孩子,不急不躁的安撫了兩句,孩子開開心心的進了幼兒園,媽媽也耐心的目送完,待看不見孩子後轉臉又急急忙忙的趕路了”
-
6 # 陸月真熱
有。沒有了補習機構,富人家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在同一起跑線上,那拼的不是錢,拼的是學習的認真和智力。出人頭地的機會是一樣的。是真正的公平競爭(家長的人為因素除外)。
-
7 # 育鄰人
現代社會文明之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幾無可能,人類社會越向前發展、文明成果積澱也就越多,留待孩子們“學以備用”知識智慧必然也會越多,譬如狩獵、採摘、躲避敵害是人類原始祖先必修生存技能;播種、收割、基本生活物資交換、簡單人與人之間分工協作管理是農耕文明時期人類必修課;語言文學、數學、歷史、政治、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醫療保健、航空航天......現代人類社會文明成果早已突破千百種。
家庭、學校、社會是影響當代孩子學習成長的核心三要素,家庭對每個孩子成長習性養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個人成長高度一半以以上受家庭教育影響;學校受國家和民族委託,以國家和民族發展需求為嚮導賦予孩子們為社會發展建設提供服務的知識和技能;社會教育是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補充,對孩子特別的興趣愛好提供長期成長引導服務,就目前而言社會培訓教育影響個人成長比值最小。無論人類社會處於哪個發展階段,****二代的成長差異都一直存在,假設關閉校外培訓輔導機構某些擁有更多社會資源支配權的家庭依然能夠給予自家孩子更好的成長教導,且差異可能更大。因為,普通家庭更加難以為自家孩子選擇優質教育資源“一對一”成長輔助服務。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進化發展的基本動力。同樣,集中提供的服務也能夠提升服務效率、降低單位數值服務成本,比如學校教育、校外成班教學輔助就必然比請家庭教師更實惠。校外教育輔導機構本質上給了家庭撫育孩子學習成長更多備選方案,其核心就在校外教育輔導機構開班的初衷是純為盈利呢?還是為輔助更多孩子實現更好成長服務?才是家庭和社會需要管束教育輔導機構的核心。所以,對於校外教育輔導機構不應一刀切強行關閉,而是應該引導校外教育輔導機構向為解決家庭無育兒經驗、育兒時間、育兒專業場所等“後顧之憂”服務轉變。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本身 有點自相矛盾
普通人 - 很有錢上課外班嗎?
課外班 就一定能 幫助 孩子成功嗎?
普通人為何要跟富二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