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是紀伯倫的散文詩,寫於1918年。紀伯倫,黎巴嫩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和畫家。在紀伯倫的所有散文詩集中,《先知》被認為是他的“頂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澆灌出來的智慧之果。無怪乎被稱作是“東方贈送給西方的最好禮物。”紀伯倫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現,要人們去思考“生和死中間的一切”問題,其中包括愛與恨、美與醜、善與惡、罪與罰、工作與逸樂、理性與熱情、法律與自由、婚姻與友誼、教育與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發現的“生活的美”傳達給人們,他要把人類的“真我”披露給人們。他自信地掌握了“愛與美’的真理,他發現了“生與死”的秘密。而他所發現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聲中說的,實際就是“你們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過他又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所蘊藏的‘無窮性’”,而人們如果能擺脫精神上的一切束縛和枷鎖,實現了本身所蘊藏的這種“無窮性”,那人們就會成為“巨人”,人類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紀伯倫是一個真正熱愛著人類、真正希望人類獲得自由、從精神上獲得解放的人,他是一個嚮往著人類美好未來的積極人道主義者。紀伯倫希望人類不要再過“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裡鑽穴求安”的那種動物一樣的生活。不要成為眼睛只是盯著食槽的庸人俗子。《先知》在藝術上充分體現出了紀伯倫的創作風格。它不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並且從頭到尾全篇都充滿美妙的比喻和象徵手法。雖然它是富於哲理的散文詩,但人們讀起來,卻並不感到枯燥。詩人用形象、生動而又優美的語言把許多事物既對立又統一的道理深入淺出的講了出來,閱讀《先知》的時候,深感詩人那些閃爍著智慧和光輝的深邃的思想寶藏,使人猶如深入寶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璣,妙語連篇,從形式到內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紀伯倫前期的小說創作獲得了輝煌的成就,促進了阿拉伯小說的發展。他的小說的特點是富於現實性和戰鬥性,憤怒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專橫和教會的兇殘。實際上,紀伯倫的小說也非常接近散文詩,它們並不以情節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畫見長,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傾訴為特色,透過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實,並對腐朽的舊制度作出強烈的批判。他後期創作的散文和散文詩,主要是表現對愛和美的追求,它們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現實內容和強烈的戰鬥氣息,這突出表現在他的反對壓迫和同情窮人上面。他在新的時代復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窮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窮人生活作鮮明的對比,為孤兒寡婦呼救,為被壓迫者鳴不平。由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紀伯倫對於他祖國的人民,是既哀嘆他們的不幸,又怨恨他們的不覺醒。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間是一個孤獨的陌生人,一個沒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創作的後期,受到尼采哲學的影響,以及受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薰陶,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詩不免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宗教氣息和滲透著一種憂鬱情調。雖然如此,他的作品並不是消極的。他深信黑夜必將過去,光明必將到來。
《先知》是紀伯倫的散文詩,寫於1918年。紀伯倫,黎巴嫩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和畫家。在紀伯倫的所有散文詩集中,《先知》被認為是他的“頂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澆灌出來的智慧之果。無怪乎被稱作是“東方贈送給西方的最好禮物。”紀伯倫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現,要人們去思考“生和死中間的一切”問題,其中包括愛與恨、美與醜、善與惡、罪與罰、工作與逸樂、理性與熱情、法律與自由、婚姻與友誼、教育與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發現的“生活的美”傳達給人們,他要把人類的“真我”披露給人們。他自信地掌握了“愛與美’的真理,他發現了“生與死”的秘密。而他所發現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聲中說的,實際就是“你們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過他又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所蘊藏的‘無窮性’”,而人們如果能擺脫精神上的一切束縛和枷鎖,實現了本身所蘊藏的這種“無窮性”,那人們就會成為“巨人”,人類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紀伯倫是一個真正熱愛著人類、真正希望人類獲得自由、從精神上獲得解放的人,他是一個嚮往著人類美好未來的積極人道主義者。紀伯倫希望人類不要再過“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裡鑽穴求安”的那種動物一樣的生活。不要成為眼睛只是盯著食槽的庸人俗子。《先知》在藝術上充分體現出了紀伯倫的創作風格。它不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並且從頭到尾全篇都充滿美妙的比喻和象徵手法。雖然它是富於哲理的散文詩,但人們讀起來,卻並不感到枯燥。詩人用形象、生動而又優美的語言把許多事物既對立又統一的道理深入淺出的講了出來,閱讀《先知》的時候,深感詩人那些閃爍著智慧和光輝的深邃的思想寶藏,使人猶如深入寶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璣,妙語連篇,從形式到內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紀伯倫前期的小說創作獲得了輝煌的成就,促進了阿拉伯小說的發展。他的小說的特點是富於現實性和戰鬥性,憤怒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專橫和教會的兇殘。實際上,紀伯倫的小說也非常接近散文詩,它們並不以情節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畫見長,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傾訴為特色,透過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實,並對腐朽的舊制度作出強烈的批判。他後期創作的散文和散文詩,主要是表現對愛和美的追求,它們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現實內容和強烈的戰鬥氣息,這突出表現在他的反對壓迫和同情窮人上面。他在新的時代復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窮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窮人生活作鮮明的對比,為孤兒寡婦呼救,為被壓迫者鳴不平。由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紀伯倫對於他祖國的人民,是既哀嘆他們的不幸,又怨恨他們的不覺醒。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間是一個孤獨的陌生人,一個沒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創作的後期,受到尼采哲學的影響,以及受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薰陶,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詩不免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宗教氣息和滲透著一種憂鬱情調。雖然如此,他的作品並不是消極的。他深信黑夜必將過去,光明必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