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講十幾減幾的20以內退位減法時所用的“破十法”
2最常用的“破十法”是把被減數拆分成幾和10來減幾。如:15-9=( ),先把被減數15拆分成5和10,先用10減9得1,再用1加5得6,所以15-9=6。
3在教學計算的初始階段要注意讓學生多擺、多圈、多說,例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可以透過讓學生邊擺小棒邊說來幫助學生理解“破十法” 如果學生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掌握得比較熟練得話,“想加算減”的方法在計算十幾減幾時就會又快捷又能同時計算兩道算式得結果,因此老師可以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想加算減”的方法。
4在教學時,應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演算法,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較最佳化的演算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重點讓學生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減”兩種方法。
5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發現有一種“破十法”的延伸方法還挺受學生歡迎的,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覺得好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有不妥的可以批評指正:當學完十幾減9後,可以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列舉出來,讓學生計算,並找出規律。讓學生髮現: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得數都比被減數的個位多1。讓學生明白,多出的1實際是10減9得出的,所以凡是十幾減9,得數都比被減數的個位多1,這樣,就可以簡單歸納:如,12-9=,減9多1,1+2得3,所以12-9=3;又如:15-9=,減9多1,1+5得6,所以12-9=6;如果是十幾減8,就會多2,如此類推,減7就多3,減6就多4,那麼,計算12-7=,想:減7多3,3+2得5,所以12-7=5;
1在講十幾減幾的20以內退位減法時所用的“破十法”
2最常用的“破十法”是把被減數拆分成幾和10來減幾。如:15-9=( ),先把被減數15拆分成5和10,先用10減9得1,再用1加5得6,所以15-9=6。
3在教學計算的初始階段要注意讓學生多擺、多圈、多說,例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可以透過讓學生邊擺小棒邊說來幫助學生理解“破十法” 如果學生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掌握得比較熟練得話,“想加算減”的方法在計算十幾減幾時就會又快捷又能同時計算兩道算式得結果,因此老師可以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想加算減”的方法。
4在教學時,應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演算法,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較最佳化的演算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重點讓學生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減”兩種方法。
5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發現有一種“破十法”的延伸方法還挺受學生歡迎的,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覺得好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有不妥的可以批評指正:當學完十幾減9後,可以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列舉出來,讓學生計算,並找出規律。讓學生髮現: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得數都比被減數的個位多1。讓學生明白,多出的1實際是10減9得出的,所以凡是十幾減9,得數都比被減數的個位多1,這樣,就可以簡單歸納:如,12-9=,減9多1,1+2得3,所以12-9=3;又如:15-9=,減9多1,1+5得6,所以12-9=6;如果是十幾減8,就會多2,如此類推,減7就多3,減6就多4,那麼,計算12-7=,想:減7多3,3+2得5,所以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