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13679376

      在交際中,人們使用禮貌用語通常要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禮節、有教養、有學識,要避隱私、避淺薄、避粗鄙、避忌諱。   “四有”:   第一有分寸。這是語言得體、有禮貌的首要問題。要做到語言有分寸,必須配合以非語言要素,要在背景知識方面知己知彼,要明確交際的目的,要選擇好交際的體式,同時,要注意如何用言辭行動去恰當表現。當然,分寸也包括具體的言辭的分寸。   第二是有禮節。語言的禮節就是寒暄。有五個最常見的禮節語言的慣用形式,它表達了人們交際中的問候、致謝、致歉、告別、回敬這五種禮貌。問候是“您好”,告別是“再見”,致謝是“謝謝”,致歉是“對不起”。回敬是對致謝、致歉的回答,如“沒關係”、“不要緊”、“不礙事”之類。   第三是有教養。說話有分寸、講禮節,內容富於學識,詞語雅緻,是言語有教養的表現。尊重和諒解別人,是有教養的人的重要表現。尊重別人符合道德和法規的私生活、衣著、擺設、愛好,在別人的確有了缺點時委婉而善意地指出。諒解別人就是在別人不講禮貌時要視情況加以處理。   第四是有學識。在高度文明的社會里,必然十分重視知識,十分尊重人才。富有學識的人將會受到社會和他人的敬重,而無知無識、不學無術的淺鄙的人將會受到社會和他人的鄙視。   “四避”:   第一避隱私。隱私就是不可公開或不必公開的某些情況,有些是缺陷,有些是秘密。在高度文明的社會中,隱私除少數必須知道的有關人員應當知道外,不必讓一般人員知道。因此,在言語交際中避談避問隱私,是有禮貌的重要方面。歐美人一般不詢問對方的年齡、職業、婚姻、收入之類,否則會被認為是十分不禮貌的。   第二是避淺薄。淺薄,是指不懂裝懂,“教誨別人”或講外行話,或者言不及義,言不及知識,只知柴米油鹽,雞豬貓狗,張長李短,男婚女嫁。言辭單調,詞彙貧乏,語句不通,白字常吐。如果淺薄者相遇,還不覺淺薄,但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聽他們談話,則無疑感到不快。社會、自然是知識的海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萬能博士或百事通。我們應當學有專攻又知識淵博,但總有不如他人之處,總有不懂某種知識之處,要謙虛謹慎,不可妄發議論。   第三是避粗鄙。粗鄙指言語粗野,甚至汙穢,滿口粗話、醜話、髒話,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連子孫、遍及兩性,不堪入耳。言語粗鄙是最無禮貌的語言。它是對一個民族語言的汙染。   第四是避忌諱。根據風俗習慣或個人事由,對某些言語或舉動都應有所顧忌; 對某些可能產生不利後果的事力求避免。否則會被認為是十分不禮貌,嚴重者會造成矛盾。

  • 2 # 使用者3926722064098

    日常用語口訣:

    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

    認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

    請人幫忙說勞駕,請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不知適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

    贊人見解用高見,自己意見用拙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到用光臨。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別人離開用再見,請人不送用留步。

    問人年齡用貴庚,老人年齡用高壽。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對方字畫為墨寶,自己字畫用拙筆。邀請別人用屈駕,招待不周說怠慢。請人收禮用笑納,辭謝饋贈用心領。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表演技能用獻醜,別人讚揚說過獎。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對方親眷多帶令,稱呼己方常帶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能源指標申請需要什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