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為蘇軾在徐州所作五首《浣溪沙》之一。這組詞前有一小序,說明了作詞的原委:“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神宗元豐元年(1078),徐州發生嚴重春旱,作為一州之長的蘇軾對此極為關心,他親往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前往石潭謝神。這組詞即是記述他在村野的見聞和感受。
作者在這首詞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饒有情趣的農村初夏圖景,流露出對鄉村生活的喜悅之情。
句 解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首句正常語序應是“棗花簌簌落衣巾”,是說棗花簌簌飄落在衣服和頭巾上。“簌簌”,象聲詞,摹寫棗花飄落時的細微聲音。作者透過棗花點明初夏時節,同時展現出人行走於棗樹下,微風吹拂、清香四溢的景象。
次句寫所聞。耳畔傳來“吱吱嗡嗡”的紡車聲,細細傾聽,卻又無法分辨聲音的來處,因為在這個繁忙的收蠶季節裡,繅絲聲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響成一片了。“繅車”,是抽絲的工具。
末句寫所見。“牛衣”,《漢書·食貨志》有“貧民常衣牛馬衣”的話,也有人說即蓑衣之屬,這裡泛指用粗麻織成的衣服。作者抬眼望去,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樹下,一位村農正叫賣著黃瓜。
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節性特徵的事物,不加修飾,渲染出了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同時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後輕鬆愉快的心情。如果旱情不解除,桑樹枯死,哪來桑葉養蠶而抽絲,也談不上賣瓜果了。作者用筆之妙,就在於此。
這一段寫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用靜態的視覺形象構成畫面,而是透過各種不同的音響在人的意識螢幕上折射出的一組連續不斷的影像,構成有聲有景的立體情境。“村南村北響繅車”,雖然只是寫聲音,卻分明呈現出村裡百姓辛勤勞作的場景。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酒後睏意正濃,又經過長途跋涉,此時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覺。烈日當空,口乾舌燥,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該有多好!於是走到村野的一戶人家前,試著敲門探詢。“漫”,隨意,不由地。因為非常渴,所以不由得想喝點茶。“試問”,透露出謙遜親切、不願驚擾人家的意思。
下片開頭兩句用對偶,看似漫不經心,屬對卻十分工整,尤其是虛詞“惟”與“漫”的對仗尤見功力,將初夏正午的炎熱和酒渴睏倦的行人情態表現得真切生動,如在目前。
評 解
在蘇軾以前的文人詞中,偶爾也有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比如歸隱題材中就經常描繪鄉村山水的風景和樵夫漁父的形象,著名的如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和風細雨不須歸。”但是這裡的鄉村只是山林歸隱的象徵,是被文人理想化了的隱逸之地,而不是真實的鄉村生活。
蘇軾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富有生活氣息的鄉村生活寫入詞中。一方面,他有詩人的慧眼,能從農村的風土人情中提取淳樸自然之美,讓自己仕途勞頓的心靈得到放鬆;另一方面,他又是以士大夫“民胞物與”的責任感來關注鄉村、關心現實,因而百姓的哀樂也時時牽動著他的心情。蘇軾開創的這樣一種表現農村的傳統為後來的詩人和作者所繼承。從南宋陸游和范成大的農村題材詩以及辛棄疾的農村詞中,都可以看到蘇軾的影響。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所寫見聞和經歷,似乎信手拈來,但在構思和用語上都是頗見匠心的。棗花、繅車、牛衣、古柳等都是農村習見的事物,賣瓜人、野人家也別有鄉土風味。尤其向農戶敲門求茶,更見出農村淳厚的風俗。清新樸實、明白如話、感染力強,是這首詞顯著的藝術風格。
這首詞為蘇軾在徐州所作五首《浣溪沙》之一。這組詞前有一小序,說明了作詞的原委:“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神宗元豐元年(1078),徐州發生嚴重春旱,作為一州之長的蘇軾對此極為關心,他親往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前往石潭謝神。這組詞即是記述他在村野的見聞和感受。
作者在這首詞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饒有情趣的農村初夏圖景,流露出對鄉村生活的喜悅之情。
句 解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首句正常語序應是“棗花簌簌落衣巾”,是說棗花簌簌飄落在衣服和頭巾上。“簌簌”,象聲詞,摹寫棗花飄落時的細微聲音。作者透過棗花點明初夏時節,同時展現出人行走於棗樹下,微風吹拂、清香四溢的景象。
次句寫所聞。耳畔傳來“吱吱嗡嗡”的紡車聲,細細傾聽,卻又無法分辨聲音的來處,因為在這個繁忙的收蠶季節裡,繅絲聲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響成一片了。“繅車”,是抽絲的工具。
末句寫所見。“牛衣”,《漢書·食貨志》有“貧民常衣牛馬衣”的話,也有人說即蓑衣之屬,這裡泛指用粗麻織成的衣服。作者抬眼望去,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樹下,一位村農正叫賣著黃瓜。
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節性特徵的事物,不加修飾,渲染出了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同時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後輕鬆愉快的心情。如果旱情不解除,桑樹枯死,哪來桑葉養蠶而抽絲,也談不上賣瓜果了。作者用筆之妙,就在於此。
這一段寫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用靜態的視覺形象構成畫面,而是透過各種不同的音響在人的意識螢幕上折射出的一組連續不斷的影像,構成有聲有景的立體情境。“村南村北響繅車”,雖然只是寫聲音,卻分明呈現出村裡百姓辛勤勞作的場景。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酒後睏意正濃,又經過長途跋涉,此時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覺。烈日當空,口乾舌燥,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該有多好!於是走到村野的一戶人家前,試著敲門探詢。“漫”,隨意,不由地。因為非常渴,所以不由得想喝點茶。“試問”,透露出謙遜親切、不願驚擾人家的意思。
下片開頭兩句用對偶,看似漫不經心,屬對卻十分工整,尤其是虛詞“惟”與“漫”的對仗尤見功力,將初夏正午的炎熱和酒渴睏倦的行人情態表現得真切生動,如在目前。
評 解
在蘇軾以前的文人詞中,偶爾也有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比如歸隱題材中就經常描繪鄉村山水的風景和樵夫漁父的形象,著名的如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和風細雨不須歸。”但是這裡的鄉村只是山林歸隱的象徵,是被文人理想化了的隱逸之地,而不是真實的鄉村生活。
蘇軾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富有生活氣息的鄉村生活寫入詞中。一方面,他有詩人的慧眼,能從農村的風土人情中提取淳樸自然之美,讓自己仕途勞頓的心靈得到放鬆;另一方面,他又是以士大夫“民胞物與”的責任感來關注鄉村、關心現實,因而百姓的哀樂也時時牽動著他的心情。蘇軾開創的這樣一種表現農村的傳統為後來的詩人和作者所繼承。從南宋陸游和范成大的農村題材詩以及辛棄疾的農村詞中,都可以看到蘇軾的影響。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所寫見聞和經歷,似乎信手拈來,但在構思和用語上都是頗見匠心的。棗花、繅車、牛衣、古柳等都是農村習見的事物,賣瓜人、野人家也別有鄉土風味。尤其向農戶敲門求茶,更見出農村淳厚的風俗。清新樸實、明白如話、感染力強,是這首詞顯著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