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羅大經《鶴林玉露》所載,柳永到杭州後,得知老朋友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但無奈不得求見。於是柳永請了當地著名的歌女,囑咐她在孫何的宴會上唱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孫何被詞作所吸引於是詢問作者,最後孫何請柳永吃了一頓飯就將他打發走了,並沒有提拔他。因而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但柳永寫得並不直白,而是透過歌頌杭州城的繁華、百姓安居樂業來襯托出地方官治民有方,深得人心。 在藝術特徵上,這首詞的上片開篇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兩個四字對句,氣勢磅礴地交代杭州地理位置的優越以及地勢的開闊,自然過渡到“錢塘自古繁華。”“自古”二字又縱向突出了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接下來三句詩人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都會風景優美、一派祥和、安居樂業的景象,十萬人家也彰顯了城市體量的龐大。“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將視角轉入城內,“列”、“盈”、“競”對杭州的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進行了具體的描寫。 詞的下片:“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一句包含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至讀者面前,令人心生嚮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弄“、“泛”二字展現了百姓輕鬆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以及豐富的生活趣味。“嬉嬉釣叟蓮娃”西湖中老者與孩童共樂,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描寫權貴出行的氣派,“千”字有一呼百應之勢。“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至此,詩人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讚美上。 雖然這首詞是恭維之詞,但它在寫景上清新自然,語言流暢優美,音律和諧。雖有誇張之處,但虛實相生,也令人不禁信服,心生嚮往,展現了柳永高超的藝術技巧和精妙的構思。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所載,柳永到杭州後,得知老朋友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但無奈不得求見。於是柳永請了當地著名的歌女,囑咐她在孫何的宴會上唱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孫何被詞作所吸引於是詢問作者,最後孫何請柳永吃了一頓飯就將他打發走了,並沒有提拔他。因而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但柳永寫得並不直白,而是透過歌頌杭州城的繁華、百姓安居樂業來襯托出地方官治民有方,深得人心。 在藝術特徵上,這首詞的上片開篇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兩個四字對句,氣勢磅礴地交代杭州地理位置的優越以及地勢的開闊,自然過渡到“錢塘自古繁華。”“自古”二字又縱向突出了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接下來三句詩人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都會風景優美、一派祥和、安居樂業的景象,十萬人家也彰顯了城市體量的龐大。“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將視角轉入城內,“列”、“盈”、“競”對杭州的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進行了具體的描寫。 詞的下片:“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一句包含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至讀者面前,令人心生嚮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弄“、“泛”二字展現了百姓輕鬆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以及豐富的生活趣味。“嬉嬉釣叟蓮娃”西湖中老者與孩童共樂,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描寫權貴出行的氣派,“千”字有一呼百應之勢。“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至此,詩人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讚美上。 雖然這首詞是恭維之詞,但它在寫景上清新自然,語言流暢優美,音律和諧。雖有誇張之處,但虛實相生,也令人不禁信服,心生嚮往,展現了柳永高超的藝術技巧和精妙的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