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跨鬥
-
2 # 止戈1694
寫好毛筆字是一件很難的事,不是輕而易舉的寫上幾年,就可以成為書法家。怎樣才能練習得法呢?自己以為,首先從古代書法家,楷書帖入手,進行練習。讀帖和練帖相結合,做到心到手到是十分重要的。為什麼要從古代書法名家楷書入手呢?因為古代柳、歐、趙等書體是千百千來無人能及的名帖。練習楷書是掌握基本筆畫和字型結構的基礎。其次習帖要慢,入筆要藏鋒,收筆要回鋒,提按、使轉動作要規範。基本筆畫沒練好,寫出的字毛毛草草。只有把基本筆畫練到家,字的簡架結構掌握好,寫出的字才剛勁有力。再次是選準一個帖後,認認真真習帖十年餘,達到脫帖後,寫的字和原帖基本相似再換帖。換另一書家的楷書或魏體再習一兩年。第四,楷書轉換行書,以王體為主帖,加雜其它名家行書進行習帖。第五,脫帖後,再研習自己的書法風格,考慮章法、落款的事宜。總之,練習書法少則二十年,多則三十年的功底。這是以已之見,不妥之處,請指正,謝謝。
-
3 # 狂喜淡墨a
有個詞叫心追手摹,與心到手到一個意思,其實特指用心書寫,心隨我動之意,心不在焉,那麼就會書寫的過程不會進步,
只有動心竅,才有穎悟書之來龍去脈,筆畫便在手下一絲不苟執行,無論臨摹還是創作,最關鍵還是得心應手,心手總是配合著,心指揮手而揮灑,
由此聯想到心正書不偏,書法作品體現的是心畫。
故王羲之雲“夫欲書者,先乾研墨,預想字型大小,偃仰平直,意在筆先,然後作字”。
由此心性,心態,心靈,心境,心情,關乎人的行動,書法亦乃心造。
但願心神定矣,書藝再進。
-
4 # 努力向前的寶媽
很多人學過書法,很多人正在學習書法,能堅持下來的沒有多少,成為書法家的更是寥寥無幾。我也練過一陣子楷書,說實話沒有用心或者說沒有全身心投入。這是否可以說手到心未到呢?何為心到?
小明說我喜歡書法,於是買了筆,紙,字帖,開始臨摹,心到了嗎?到了也未到。意識和行動是學習書法的必備要素。練習書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至於可以走到哪個層面,完全取決於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心到中的心理解為幾下幾點:
1.初步的意識和行動
2.花心思觀察筆畫結構寫法,漢字結構佈局,作品結構佈局,分析出特點加以運用
3.練習過程中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細緻入微,耐心沉著
4.保持對書法的熱愛,堅持不懈,不斷進步
5.理解書法文字的含義,聯絡自己做進一步思考
.……
對書法的熱愛和堅持至關重要,書聖王羲之從小練字,看了父親的《筆談》一書有很大的進步,卻仍不滿足,所以便有了“墨池”的故事。經過勤學苦練和自己的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像王羲之這樣下筆如有神,才真正是心到手到吧。
-
5 # 雨夜彈琴
心到和手到,兩者並非截然分割的,甚至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因此,很難說,心到則手到。
譬如,有些人熟讀書本理論,具有一定欣賞水平,但是,寫起字來就露餡了,眼高手低、有心無力則說明此理;
而書法是表現藝術,不僅要心到,要領悟書法要領,還要手到(手熟),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心到就不可能達成。
因此,手到擒來,隨心所欲,那是心到與手到兩者水乳交融的狀態下,才能做到的。用心揣摩、認真臨摹,加之勤奮練習,才能在熟能生巧之上,將書法水平提高!
-
6 # 大神筆甲
學習書法最主要的是;用心腦反映造型,心腦無型咋支配手?那不成了瞎胡亂畫了嗎?
得心應手是肯定的心到才能手到!
回覆列表
心是什麼?
啥都不是?
心是什麼?
其實是許多器官、功能的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