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解釋一個問題:佛教寺廟大多建在山腳下,而道教的道觀卻在山頂,儒家的書院在山麓半腰上。這個是因為佛教是要普度眾生的,所以在山腳下,要貼地氣。道教講究修仙,要遠離塵世。所以山頂的建築多為道家廟堂和亭子。下來我從道家思想生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道家修煉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黃帝時期,後來在中國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基礎上,結合方士形成的方仙道和黃老之術,於東漢末年由張道陵建立,後漸漸融合民間巫術、神仙傳說、陰陽五行八卦理論。
道教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遵循於萬事萬物其本身的規律,道就要順應事情的自然規律,不強求不造作,不受約束不被束縛。
莊子認為: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古代的聖人們能透過天地的壯美而通曉萬物的原則。
古代道士們深受這種思想影響,在名山大川中感受天地以通萬物,以求通萬物而成道。
二、道家收徒要考驗其心性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去拜訪隱居道士,見到許多美景唯獨不見人,詩中的景色固然美麗,卻也遠離鬧市生活不便。
道家更關注自身的修煉,成為道士之後大多過著艱苦的隱居清修生活,大多道士的衣食住行還需要親力親為,因此許多人並不能忍受成為道士後的清苦。
把宮觀建在深山老林對於道教的收徒可以起到篩選作用,有真心有毅力想成為道士的人自然不懼高山險峰,倘若連深山老林的寂寞都無法忍受,那說明其心性不足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道士,自然不會被選擇上。
元代華山派的長空棧道,如若不是真心向道,怕是那窄窄的棧道就能攔住不少人。
在各類仙俠小說中,大氣運男主在最初的求仙問道尋訪師門時,必定是以極其垃圾的資質,憑著超強的毅力克服師門的各種考驗在一群仙二代中脫穎而出。
道家的收徒也是如此,如若心性不夠堅定的人,不如不收。
三、道家盛世隱居修煉,亂世下山濟民
近些年流行這樣一段短詩——“亂世菩提不問事,老君背劍救蒼生。太平佛門迎香客,道君歸隱山林間。”
這句話其實有失偏頗,因為歷史中佛門僧眾於亂世救人的事很多,道教在歷史上的幾次發展皆出現在盛世,比如李唐時期道教得到迅猛發展,但民間普遍認為道士在亂世幾乎是毫無保留不計代價的救世濟民,這種決絕的態度往往造成一觀或一脈道士皆亡。
中國的佛道兩教是古時民間受眾最廣的宗教,一般認為佛家度人,道家度己。
佛家更注重解答信眾的困惑,“入世”似乎多些,道家更注重自身對天地的感悟,大多隱藏在深山老林修行,符合老子的“出世”觀念。
然而實際上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歷史上每逢亂世,道家往往傾巢而出,以救蒼生為己任,哪怕身死道消。
在近代的戰爭中,大觀或許還能儲存一二,但窮鄉僻壤深山老林裡小道觀的道士許多投身戰場,保家衛國,再也沒有能夠回來。
到了太平盛世,大多真心修道的道士又會選擇在深山老林結廬而居,避世修行,前不久在網上火了的“網紅山”終南山出現在大眾視野,據說那裡就有不少道士隱居修行。
四、道家認為仙人多出現在名山大川
古人盛行自然崇拜,且道教融合民間巫術,對於名山大川認為是仙人降落的地方,身處高峰,可以離神仙更近。
中國古代的道教神話體系中,西王母宮殿便在龍脈崑崙山上。
明末李漁為廬山簡記觀題的對聯:
天下名山僧佔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由此可見,深山險峰多道觀。
首先我先解釋一個問題:佛教寺廟大多建在山腳下,而道教的道觀卻在山頂,儒家的書院在山麓半腰上。這個是因為佛教是要普度眾生的,所以在山腳下,要貼地氣。道教講究修仙,要遠離塵世。所以山頂的建築多為道家廟堂和亭子。下來我從道家思想生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道家修煉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黃帝時期,後來在中國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基礎上,結合方士形成的方仙道和黃老之術,於東漢末年由張道陵建立,後漸漸融合民間巫術、神仙傳說、陰陽五行八卦理論。
道教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遵循於萬事萬物其本身的規律,道就要順應事情的自然規律,不強求不造作,不受約束不被束縛。
莊子認為: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古代的聖人們能透過天地的壯美而通曉萬物的原則。
古代道士們深受這種思想影響,在名山大川中感受天地以通萬物,以求通萬物而成道。
二、道家收徒要考驗其心性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去拜訪隱居道士,見到許多美景唯獨不見人,詩中的景色固然美麗,卻也遠離鬧市生活不便。
道家更關注自身的修煉,成為道士之後大多過著艱苦的隱居清修生活,大多道士的衣食住行還需要親力親為,因此許多人並不能忍受成為道士後的清苦。
把宮觀建在深山老林對於道教的收徒可以起到篩選作用,有真心有毅力想成為道士的人自然不懼高山險峰,倘若連深山老林的寂寞都無法忍受,那說明其心性不足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道士,自然不會被選擇上。
元代華山派的長空棧道,如若不是真心向道,怕是那窄窄的棧道就能攔住不少人。
在各類仙俠小說中,大氣運男主在最初的求仙問道尋訪師門時,必定是以極其垃圾的資質,憑著超強的毅力克服師門的各種考驗在一群仙二代中脫穎而出。
道家的收徒也是如此,如若心性不夠堅定的人,不如不收。
三、道家盛世隱居修煉,亂世下山濟民
近些年流行這樣一段短詩——“亂世菩提不問事,老君背劍救蒼生。太平佛門迎香客,道君歸隱山林間。”
這句話其實有失偏頗,因為歷史中佛門僧眾於亂世救人的事很多,道教在歷史上的幾次發展皆出現在盛世,比如李唐時期道教得到迅猛發展,但民間普遍認為道士在亂世幾乎是毫無保留不計代價的救世濟民,這種決絕的態度往往造成一觀或一脈道士皆亡。
中國的佛道兩教是古時民間受眾最廣的宗教,一般認為佛家度人,道家度己。
佛家更注重解答信眾的困惑,“入世”似乎多些,道家更注重自身對天地的感悟,大多隱藏在深山老林修行,符合老子的“出世”觀念。
然而實際上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歷史上每逢亂世,道家往往傾巢而出,以救蒼生為己任,哪怕身死道消。
在近代的戰爭中,大觀或許還能儲存一二,但窮鄉僻壤深山老林裡小道觀的道士許多投身戰場,保家衛國,再也沒有能夠回來。
到了太平盛世,大多真心修道的道士又會選擇在深山老林結廬而居,避世修行,前不久在網上火了的“網紅山”終南山出現在大眾視野,據說那裡就有不少道士隱居修行。
四、道家認為仙人多出現在名山大川
古人盛行自然崇拜,且道教融合民間巫術,對於名山大川認為是仙人降落的地方,身處高峰,可以離神仙更近。
中國古代的道教神話體系中,西王母宮殿便在龍脈崑崙山上。
明末李漁為廬山簡記觀題的對聯:
天下名山僧佔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由此可見,深山險峰多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