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秋瑾的真正元兇,是晚清紹興知府貴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人物。
貴福是蒙古族人,姓喀喇沁諾昆岱氏,肄業於官學兼學弓馬,並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考取進士,授翰林編修。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貴福因隨扈兩宮“西狩”有功,返京後得以充任功臣館編修、協辦院士。此後,貴福接連得以晉升,並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京任職,擔任浙江紹興府知府。
貴福到任之初,順應當時國內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的潮流,一度還大力支援過“鑑湖女俠”秋瑾等人在山陰縣興辦大通學堂,從而為自己贏得不少的好名聲。然而,在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的事件發生後,浙江巡撫張曾揚查知徐錫麟乃是大通學堂的創辦者之一,並且與秋瑾同為光復會會員後,便嚴令貴福查封大通學堂,並捉拿秋瑾等人。
貴福秉承巡撫的命令,嚴令山陰縣令李鍾嶽抓捕秋瑾,並對一干“罪犯”進行嚴審。李鍾嶽是個有良知的官員,一再以查無實證為由,極力為秋瑾等人辯護,結果遭到貴福的斥責和死亡威脅。最終在貴福的威逼下,李鍾嶽被迫下令處決秋瑾等人,但事後因為良心上難以承受,便在百餘天后自殺,時在1907年10月。由此可見,雖然下令處決秋瑾的是李鍾嶽,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是貴福。
秋瑾被殺、李鍾嶽自縊的訊息傳出後,上海、浙江兩地的報刊集中“火力”抨擊貴福及其上司張曾揚,譴責他們在沒有查清事實的情況下便隨意殺人,實在是可惡、可恨。與此同時,浙江計程車紳也極力聲討貴福、張曾揚,而當地的會黨和革命黨人更是向二人發出死亡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清廷被迫將張曾揚改調江蘇巡撫,貴福改調安徽寧國知府,方才使得二人避開是非之地。
貴福在寧國知府的任上沒坐多久,便升任漕運勞保道,並在任內撈到大筆的錢財。等到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相繼宣佈“獨立”後,貴福因為擔心會遭到革命黨的緝拿、處決,便倉皇地攜妻帶子逃回北京,並改名為趙景琪(為行文方便,此後依然用“貴福”)。滿清覆亡後,貴福在北京隱居5年,期間一直以遺老自居,並沒有出仕北洋政府。
1916年,耐不住寂寞的貴福在親友推薦下,前往瀋陽去投奔“東北王”張作霖,並在他的手下擔任奉天商埠局局長、瀋陽縣知事等職務,因為頗有才幹、政績斐然,深得張作霖的賞識。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組建安國軍政府,並以大元帥(相當於總統)的身份授權潘復組閣,而潘復出任總理後,又任命貴福為京兆政務廳廳長。
然而,張作霖的安國軍政府僅維持1年時間,便因為屢屢被北伐軍擊敗而垮臺,而他本人隨後在撤回瀋陽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此後,貴福逃回東北,並在少帥張學良的麾下繼續任職,擔任東三省博物館總務處副處長,屬於沒有實權、沒有油水的閒散職務。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侵略軍佔領東三省,隨後扶植清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政權。此時,一向以滿清遺老自居的貴福,馬上跳出來向溥儀表忠心,由此被任命為盛京陵廟承辦事務處總辦,成了一名令世人唾棄的漢奸。雖然貴福的官職並不高,但由於他特別能吹捧迎奉,所以深得溥儀的歡心。溥儀為了表示恩寵,不僅把四妹賜婚給貴福的次子趙國圻,而且還提拔他的長子趙國仁為民政部高官。
貴福父子依仗著溥儀的寵信,在偽滿政權中一度很風光,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不僅做過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且還屢屢與駐守瀋陽的日本軍官發生齟齬,由此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1936年,貴福因病住進醫院,但沒多久便離奇死去,死時全身發綠,場面甚是恐怖,有知情者透露,他其實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
趙國仁兄弟得知實情後,既不敢向日本人討回“公道”,又害怕亡父的墳墓會遭到他們的破壞,於是派人偷偷地將貴福的靈柩運回北京香山下葬,但具體位置不詳。貴福不僅是殺害秋瑾的罪魁禍首,而且在晚年賣國求榮,當上令人不齒的漢奸,其卑劣行徑實在是令人髮指,而他最終遭到日本“主子”的毒手,也算是一種報應吧?
害死秋瑾的真正元兇,是晚清紹興知府貴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人物。
貴福是蒙古族人,姓喀喇沁諾昆岱氏,肄業於官學兼學弓馬,並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考取進士,授翰林編修。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貴福因隨扈兩宮“西狩”有功,返京後得以充任功臣館編修、協辦院士。此後,貴福接連得以晉升,並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京任職,擔任浙江紹興府知府。
貴福到任之初,順應當時國內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的潮流,一度還大力支援過“鑑湖女俠”秋瑾等人在山陰縣興辦大通學堂,從而為自己贏得不少的好名聲。然而,在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的事件發生後,浙江巡撫張曾揚查知徐錫麟乃是大通學堂的創辦者之一,並且與秋瑾同為光復會會員後,便嚴令貴福查封大通學堂,並捉拿秋瑾等人。
貴福秉承巡撫的命令,嚴令山陰縣令李鍾嶽抓捕秋瑾,並對一干“罪犯”進行嚴審。李鍾嶽是個有良知的官員,一再以查無實證為由,極力為秋瑾等人辯護,結果遭到貴福的斥責和死亡威脅。最終在貴福的威逼下,李鍾嶽被迫下令處決秋瑾等人,但事後因為良心上難以承受,便在百餘天后自殺,時在1907年10月。由此可見,雖然下令處決秋瑾的是李鍾嶽,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是貴福。
秋瑾被殺、李鍾嶽自縊的訊息傳出後,上海、浙江兩地的報刊集中“火力”抨擊貴福及其上司張曾揚,譴責他們在沒有查清事實的情況下便隨意殺人,實在是可惡、可恨。與此同時,浙江計程車紳也極力聲討貴福、張曾揚,而當地的會黨和革命黨人更是向二人發出死亡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清廷被迫將張曾揚改調江蘇巡撫,貴福改調安徽寧國知府,方才使得二人避開是非之地。
貴福在寧國知府的任上沒坐多久,便升任漕運勞保道,並在任內撈到大筆的錢財。等到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相繼宣佈“獨立”後,貴福因為擔心會遭到革命黨的緝拿、處決,便倉皇地攜妻帶子逃回北京,並改名為趙景琪(為行文方便,此後依然用“貴福”)。滿清覆亡後,貴福在北京隱居5年,期間一直以遺老自居,並沒有出仕北洋政府。
1916年,耐不住寂寞的貴福在親友推薦下,前往瀋陽去投奔“東北王”張作霖,並在他的手下擔任奉天商埠局局長、瀋陽縣知事等職務,因為頗有才幹、政績斐然,深得張作霖的賞識。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組建安國軍政府,並以大元帥(相當於總統)的身份授權潘復組閣,而潘復出任總理後,又任命貴福為京兆政務廳廳長。
然而,張作霖的安國軍政府僅維持1年時間,便因為屢屢被北伐軍擊敗而垮臺,而他本人隨後在撤回瀋陽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此後,貴福逃回東北,並在少帥張學良的麾下繼續任職,擔任東三省博物館總務處副處長,屬於沒有實權、沒有油水的閒散職務。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侵略軍佔領東三省,隨後扶植清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政權。此時,一向以滿清遺老自居的貴福,馬上跳出來向溥儀表忠心,由此被任命為盛京陵廟承辦事務處總辦,成了一名令世人唾棄的漢奸。雖然貴福的官職並不高,但由於他特別能吹捧迎奉,所以深得溥儀的歡心。溥儀為了表示恩寵,不僅把四妹賜婚給貴福的次子趙國圻,而且還提拔他的長子趙國仁為民政部高官。
貴福父子依仗著溥儀的寵信,在偽滿政權中一度很風光,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不僅做過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且還屢屢與駐守瀋陽的日本軍官發生齟齬,由此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1936年,貴福因病住進醫院,但沒多久便離奇死去,死時全身發綠,場面甚是恐怖,有知情者透露,他其實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
趙國仁兄弟得知實情後,既不敢向日本人討回“公道”,又害怕亡父的墳墓會遭到他們的破壞,於是派人偷偷地將貴福的靈柩運回北京香山下葬,但具體位置不詳。貴福不僅是殺害秋瑾的罪魁禍首,而且在晚年賣國求榮,當上令人不齒的漢奸,其卑劣行徑實在是令人髮指,而他最終遭到日本“主子”的毒手,也算是一種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