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襲輕嵐

    學生的成長是量化不出來的。學校之所以熱衷於量化考核,其實是對老師進行的管理手段。

    這種靠量化對老師進行的管理手段,也被稱作規範化管理手段,既體現了對老師方方面面進行了有效管理;也體現了校領導對學校管理的水平;當然,在上級領導蒞臨檢查時,很能獲得領導認可的管理方式。

    學校,特別是規模較大的學校,之所以熱哀於對老師實行量化考核,並會高調宣示老師們的量化考核分會與老師的績效考核分,獲得各種表彰與優秀證書,評先晉級等掛鉤,其實就是校領導想透過此舉加強對老師的管理,減少以往人性化管理時的經費與精力上的投入,花最少的錢,來辦成最想要辦的事。

    同時,也是把權力發揮到極致的一種威權體現。

    許多學校出臺了許許多多的管理細則並賦予了相應的分值。

    比如一個學校要求老師到校時鑑到。上課時簽到。下課時簽到。上自習時簽到。三餐飯後進班簽到。查寢時簽到。離校時簽到。

    一天通常八簽到。缺籤一次處罰多少錢,扣量化分多少,在績效考核時會扣多少錢。都有詳細規定。

    當然,教學成績,紀律管理,教案作業,出勤,讀書筆記,聽評課記錄,各種上交表格與材料,請假,各種活動與會議等等都有詳細的記錄與量化標準。

    老師時時刻刻,事無鉅細都在學校裡的量化考核之中。這讓老師時刻在得失中權衡計較,稍不留意,就會損失量化分多少。

    某校一老師,為了及時晉升高階,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為了、早飯後簽到,常不吃早飯,等簽了到校的到,再簽了進班輔導的到,也回去吃飯。結果那年他的量化考核分第一,得了許多優秀證書,順利晉了高階。

    第二年,這位老師辭去了班主任,也不在乎了各種規章制度。抱著一種我的事我作主,量化分隨你扣的佛系老師。

    現在許多學校校長熱衷於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怱略了對老師的人文關懷;側重於權力的任性,拉開了領導與老師的級別距離。使得領導更像官吏,老師更像草民。削弱了老師在學校裡的主人翁意識;強化了制度的冷血,加劇了老師的職業倦怠感;逼著老師把‘我要做’的積極主動性轉化為亦步亦趨按領導要求的去做;把一些必須要做的事,在得不到領導指示的情況下不去做,不敢做,不想做,等事情弄糟後,讓學校花更大精力去平事的消極被動的心理。

    再說,教育本應是一項充滿熱情與愛心的崇高事業。作為老師也只有充滿工作熱情,也會帶動,感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老師也只有對工作充滿愛心,才能喚起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情懷,學生才能積極進步。

    當然這不是靠量化能達到的。

    加強對老師的監督與管理,其實只會讓領導滿意,難以激發老師工作熱情與自主能動性,也難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其實,越是教學成績差的學校,其領導越熱衷於採取更加嚴厲的量化考核措施,來掩蓋自已本質上的缺失與無能,更希望籍此來彰顯自己的權力意志,最終受害的是中國未來的教育。

    當然,一些教學成績斐然的好學校,雖然也採取量化考核管理模式,但其校長及其他校領導必有很高的人格魅力,更會注重對老師的人文關懷,使學校工作人員形成一種凝聚力,才能把學校辦好。

  • 2 # 風歌飄揚

    是可以量化的。

    ①學生的成長一方面是身體的成長,另一面是思想的成長。思想的成長主要表現在行動上,因為行動由思想來支配的。

    ②用量化來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做對的十1分,要表揚要鼓勵,可以繼續發揚。做錯的一1分,要背底委婉批評,但要注意口吻,適當激勵。讓正能量發揚廣大,讓負能量認識為負原因,轉化為正能量。

    學校的人多,採取這種量化的方法最好,激勵多多,奮發多多,爭先恐後,努力進取,有力於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tto與XDD雙排,卻遭隊友斥責,XDD主動認錯,電棍卻開始一展口技,到底誰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