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中期,宣帝召九江被公“誦讀”楚辭,已開始注意楚辭的音讀問題(《漢書·王褒傳》)。西漢後期,劉向父子典校秘閣遺書,校定“屈原賦二十五篇”,著錄入《七略》,這是對屈原作品進行校讎的開始。劉向和揚雄都撰有《天問解》,其書不傳。據王逸《天問敘》說,他們都是對《天問》中的“奇怪之事”,“援引傳記以解說之”,可見劉、揚對屈原作品的註釋考訂工作,在劉安的基礎上又向前發展了一步。東漢時期,班固、賈逵,都撰有《離騷經章句》(王逸《離騷敘》)。馬融也撰有《離騷注》(《後漢書·馬融傳》),其書皆不傳。賈、馬為經師,班氏為史家,其內容當既有訓釋,又有史評。這從賈、馬之說經及班固所留下的《離騷序》可以想見。但王逸曾說到班、賈只注《離騷》,“其餘十五卷缺而不說”(《離騷敘》。馬融《離騷注》當然也是如此。看來直到東漢中期,學術界對屈原作品尚未展開全面研究,重點仍在《離騷》、《天問》的註釋上,至於《楚辭》中宋玉以下的其他篇章自不待言。
對《楚辭》進行全面探討的是東漢末王逸,他著有《楚辭章句》17卷,內容包括訓詁、校勘、釋義、考史、評文等各個方面,是今存最早一部完整的《楚辭》研究專著。
這一時期對屈原及其作品的評價問題,劉安、賈誼、司馬遷、揚雄、班固等,意見有分歧,而其中針鋒相對的是劉安與班固。劉安《離騷傳》認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其評論屈原則謂“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推此志也,雖也日月爭光可也”,而班固則以儒家明哲保身的觀點衡量屈原,認為“屈原露才揚己”,“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多稱崑崙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離騷序》)。
西漢中期,宣帝召九江被公“誦讀”楚辭,已開始注意楚辭的音讀問題(《漢書·王褒傳》)。西漢後期,劉向父子典校秘閣遺書,校定“屈原賦二十五篇”,著錄入《七略》,這是對屈原作品進行校讎的開始。劉向和揚雄都撰有《天問解》,其書不傳。據王逸《天問敘》說,他們都是對《天問》中的“奇怪之事”,“援引傳記以解說之”,可見劉、揚對屈原作品的註釋考訂工作,在劉安的基礎上又向前發展了一步。東漢時期,班固、賈逵,都撰有《離騷經章句》(王逸《離騷敘》)。馬融也撰有《離騷注》(《後漢書·馬融傳》),其書皆不傳。賈、馬為經師,班氏為史家,其內容當既有訓釋,又有史評。這從賈、馬之說經及班固所留下的《離騷序》可以想見。但王逸曾說到班、賈只注《離騷》,“其餘十五卷缺而不說”(《離騷敘》。馬融《離騷注》當然也是如此。看來直到東漢中期,學術界對屈原作品尚未展開全面研究,重點仍在《離騷》、《天問》的註釋上,至於《楚辭》中宋玉以下的其他篇章自不待言。
對《楚辭》進行全面探討的是東漢末王逸,他著有《楚辭章句》17卷,內容包括訓詁、校勘、釋義、考史、評文等各個方面,是今存最早一部完整的《楚辭》研究專著。
這一時期對屈原及其作品的評價問題,劉安、賈誼、司馬遷、揚雄、班固等,意見有分歧,而其中針鋒相對的是劉安與班固。劉安《離騷傳》認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其評論屈原則謂“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推此志也,雖也日月爭光可也”,而班固則以儒家明哲保身的觀點衡量屈原,認為“屈原露才揚己”,“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多稱崑崙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離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