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跳舞

    (一)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工作,全面實現農產品無害化生產。市區無公害農產品一體化認證工作要在產地認定的基礎上,做好產品認證,力爭認證產品在40個以上。完善質量監管體系,確保嘉蔭縣50萬畝國家級綠色大豆標準化基地透過驗收。突出抓好以森林食品為重點的有機食品認證工作,擴大有機食品在森林食品中的比例,同時在鐵力市、嘉蔭縣、伊春區分別開展有機水稻、大豆、蔬菜的試點工作,力爭把我市建成全省最大的有機食用菌基地。 (二)依靠科技,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深入實施《伊春市食用菌產業素質提升行動方案》,力爭在替代原料研發、菌種管理、新技術推廣應用、標準化基地建設方面實現突破,努力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單產。積極推廣刺嫩芽、刺五加人工改培、紅松嫁接、藍莓組織栽培等技術,積極引種樹莓、沙棘、黑豆果等山野果品種,建立集約化森林食品生產基地,為加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 (三)壯大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帶動能力。利用優勢資源引進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參與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不斷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群體。要採取措施,扶持翔宇集團、翠花集團、升輝酒業、新世紀食品、惠佳貝乳業等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佔有量,爭創知名度高、影響力強的名牌產品和品牌企業,做到龍頭企業、銷售渠道和產品質量在一個平面上齊頭並進。 (四)組織好大型農產品展銷活動,擴大經貿合作成果。積極組織參加哈洽會綠色食品展、中國北京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齊齊哈爾綠博會等展銷活動。要在展銷活動中做好企業宣傳和產品推介工作,提高我市綠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在食用菌、山野菜加工專案上實現突破。大力宣傳“小興安嶺大森林”地域品牌,擴大特色食品用標企業範圍,做好質量監控工作。 (五)實施品牌戰略,進一步提高綠色食品知名度。一是做好農產品地理標誌宣傳工作。利用網路、媒體等多種手段切實做好已獲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宣傳工作,擴大農產品地理標誌影響。紅星區要加快蕨菜、平貝地理標誌的認證工作步伐,力爭年內取得認證。二是加大“小興安嶺大森林”品牌整合力度。擴大用標企業和產品範圍,同時完善標準,加強質量監控,清理不規範用標產品;在展銷活動中加大品牌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打造“原生態”品牌。在小興安嶺森林生態旅遊節期間做好森林食品展銷活動,提高“原生態”產品的市場認知度。 (六)完善營銷網路,拓寬市場空間。加快建設立足大小興安嶺、帶動全省、輻射全國的伊春森林食品批發大市場,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打造品牌,並以此來推進跨區域物流業的發展。積極組織我市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與大商集團、慶客隆等全國知名連鎖超市溝通協商,銜接落實連鎖銷售方式,開通“綠色通道”,鼓勵和支援我市鮮活農產品、林產品冷鏈配送車輛運輸,促進我市綠色食品流通業發展。積極鼓勵林都山特產品公司、興安塔有機食品公司等企業開展連鎖經營,在外埠建立專賣店。積極培育營銷型企業,開拓京津滬、珠三角和大西北市場。 (七)加強綠色食品市場監管工作,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一是做好監管工作。按國家和省中心的計劃,做好我市“三品”的抽檢和年檢工作;認真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續展工作,續展率達到75%以上。積極開展綠色食品市場檢查工作,依法清理假冒偽劣“三品”。二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工作。在伊春區、湯旺河區分別開展無公害蔬菜、黑木耳追溯試點工作,建立起農戶、產地環境、投入品、產品質量、倉儲運輸等相關資料庫。三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各縣(市)、區、局農藥殘留速檢室、朗鄉林業局和南岔區浩良河鎮農技綜合服務室要全面啟動,並形成工作機制,開展對農產品基地和市場的日常監管工作。 (八)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加快綠色食品產業創新步伐。一是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探索綠色農業發展模式,更好地發揮綠色食品產業在推進現代農業中的積極作用;二是探索小區域迴圈農業發展模式,更好地發揮綠色食品產業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三是引導企業減排降耗,推進清潔生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接受跨專業申請的經濟學碩士都有哪些學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