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雅雪

    這是一篇複製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在“有形”的數學知識中,必定蘊含著“無形”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寫在教材裡;數學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體現在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怎麼滲透、滲透到什麼程度等,都會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行為中的現實問題。作為課堂引領的小學數學教師,該如何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兩條線在數學課堂中齊頭並進呢?

    1、在操作中交流比較,感悟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必要性。

    讓我們走進兩位數學老師的“三角形的面積”課堂,一起感悟不同的教學定位演繹出的不同教學效果。

    [案例甲]

    教師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上課時教師出示帶有方格的幾個三角形,問:誰能算出它們的面積?(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很快算出結果)

    接著,教師出示不帶方格的幾個三角形,讓學生算出它們的面積。(學生感到困惑,教師抓住時機,告訴學生下面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於是,教師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問:你能想辦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已學過的圖形嗎?

    (學生動手操作,獲得以下結果。)

    生1:我拼成了平行四邊形。

    生2:我拼成了正方形。

    生3:我拼成了長方形。

    5.師: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有什麼關係?

    6.師生問答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案例乙]

    教師課前佈置學生每人準備一把剪刀,給各小組準備完全一樣的(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各兩個和形狀、大小各不一樣的三角形6個。

    上課時,老師讓同學們回顧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我們是怎樣推導的?

    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後推匯出來的。

    師:好,那麼你們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然後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4人小組,動手拼擺、割補三角形)

    全班交流後,學生獲得以下答案。

    生1:我們發現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不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生2:我們也發現兩個不一樣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生3: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邊說邊演示)

    生4: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是正方形。(邊說邊演示)

    生5: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可是平行四邊形。(邊說邊演示)

    然後,又有幾名學生分別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演示說明也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還有其他的發現嗎?

    生6:一個三角形透過割補也能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師:你真了不起!

    【反思與啟示】:從甲教師身上看到的是“教教材”的影子,只是為了教教材而教,按照教材的安排順序組織教學,整個教學片斷缺少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無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而乙教師透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透過分組探究討論、全班交流,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轉化”的思想方法,在課堂中數學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明顯要優於前者,因此,我們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必要進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

    2、在情境中多次體驗,逐級遞進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從學生的數學思想形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數學思想不可能向數學知識那樣一步到位,它需要有一個不斷滲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做一個“過程”的加強者,不斷用我們的數學思想“敲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敲打”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感悟、不斷的明朗,直到最後的主動應用。

    以“化曲為直”思想在《認識周長》一課中的有效滲透為例,談如何圍繞“化曲為直”思想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整天在一起唱歌的社群合唱團的男女會產生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