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lr8189064194

    檔案鑑定標準可分為兩大類,即理論性標準和技術性標準。

    (一)理論性標準

    理論性標準是檔案價值鑑定的基本標準和理論依據,綜觀中外檔案學界長期以來形成的理論研究成果,檔案鑑定的理論性標準主要包括:

    (1)年齡鑑定標準:即“高齡案卷應當受到尊重”。邁斯奈爾主張:每一個國家應設定一個禁銷檔案的“界限年份”,應對在此年份前形成的檔案加以高度重視、妥善保管,而不應擅自譭棄。

    3、美國檔案學家謝倫伯格提出的檔案雙重價值鑑定標準。指出檔案價值中存在著第一價值和第二價值的區別,這是按利用檔案的主體為參照進行劃分的。指出公共檔案的價值首先體現為對原機關的原始價值,即第一價值,具體體現為行政管理、財務、法律和科研價值;而後再體現為對其它機關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從屬價值,即第二價值,分為證據性價值和情報性價值兩種形式。對這兩種不同價值,在鑑定時應予以充分考慮。

    5、效益標準。這是歐美國家近些年來在鑑定中奉行的一條原則,主張在鑑定檔案儲存價值時應考慮到檔案的保管費用。從其發展歷程看,效益標準已從出現伊始的飽受批判轉變為被各種鑑定體系廣泛採用,顯示出了其實用科學的一面。

    6、相對價值標準。這是中國檔案學界提出的一種檔案價值鑑定標準,即在承認檔案的價值取決於檔案客體屬性及其滿足利用者需要的程度之前提下,適當分析全宗和全宗群內檔案的完整程度,從全宗和全宗群範圍內來觀察檔案被儲存的狀況。通常情況下,全宗和全宗群檔案的完整程度越高、絕對數量越多,每一份檔案的價值就相對越低,反之則越高。即:在一定情況下某些檔案的儲存價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對地提升或降低。相對價值標準的提出,旨在使檔案鑑定工作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機械主義和教條主義。

    (二)技術性標準

    技術性標準是檔案鑑定實踐中用以參照的具體標準,主要有檔案材料的歸檔和不歸檔範圍、檔案保管期限表、檔案鑑定工作制度等。

    中國目前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可分通用檔案保管期限表、專門檔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統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同類型檔案保管期限表和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五種型別。它們是各機關、檔案館鑑定檔案價值、確定檔案保管期限的依據和標準,以此作為參考,文書立卷人員能較容易地區分檔案的不同儲存價值,初步確定其保管期限,為以後檔案館鑑定檔案的價值打下基礎。至於檔案鑑定工作制度,則包括制發鑑定檔案的標準檔案、檔案鑑定工作的組織領導和銷燬檔案的標準與監銷制度等幾方面內容。一種健全的檔案鑑定工作制度,可以有效保證檔案鑑定工作的質量和防止有意破壞檔案,使檔案的鑑定和銷燬工作有組織、有監督地進行。事實證明,這些技術性標準在文書檔案人員的具體鑑定工作中起到了有力作用。

    二、中國檔案鑑定理論的發展及檔案鑑定標準的確立過程

    (一)中國檔案鑑定理論的特徵

    中國的檔案鑑定理論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主要是在學習原蘇聯檔案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檔案工作實踐,並且吸收了民國時期檔案學有關檔案鑑定理論而逐步形成的。民國時期的檔案界提出的鑑定標準均重視檔案的歷史價值和行政價值,但它存在缺陷,即僅僅停留在機關範圍內的一般的行政價值和歷史價值的認識上,且當時沒有得到有效實行。而原蘇聯的檔案鑑定理論對中國的影響可說是最為深刻和久遠的。例如,原蘇聯檔案界提出:檔案的鑑定原則是歷史主義原則、黨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和系統性原則;在鑑定檔案的價值時,應考慮檔案內容、檔案來源、檔案的形式特徵、情報的重複性、檔案全宗檔案的完整程度、檔案的物理狀況及文字、語言、藝術及其它特點,等等。這些原則和標準被中國檔案工作者加以吸收和借鑑,再與中國的檔案鑑定工作實踐相結合,明確提出了鑑定檔案價值時應考慮的相對價值標準、社會需要標準等新的標準,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概念、原理體系。無可否認,這些鑑定理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確實對中國的檔案工作起到了一定指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檔案的安全,防止了任意銷燬檔案檔案的事件發生,有效地保證了中國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人在給別人介紹物件時總是把好的一面呈現出來,還拿金錢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