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41260154184

    青春期,是孩子的煩惱期。他們的身體發育趨於成熟,但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又知之不多;思想上要獨立,經濟上又獨立不了;充滿對異性的渴望,心理又很封閉;理想與現實經常衝突…… 煩惱很多,特別是異性交往的困惑、親子間的矛盾與衝突,常常使青春期的孩子苦惱。假如我們父母能與之溝通並正確引導,那麼孩子的心理衝突、心理困惑就會少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與異性交往,喜歡上一個異性同學,又往往怯於表白;表白了又害怕反而尷尬、疏遠,更擔心父母的不理解……孩子因此煩惱無比。

    確實有不少父母擔憂孩子在異性交往中出問題,主要是:無心學習,成績下降;偷嚐禁果,少女懷孕;沉迷網戀,遭受性侵害……然而,所有這些是否表明孩子缺乏的恰恰是"愛"的教育?

    愛,是最美好的情感,從這個角度來說,青春期學會如何進行異性交往,就是一種"愛的修煉"。孩子進入青春期渴望與異性交往,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標誌。如果沒有這種心理需要,反而要打個問號了。再說,異性交往並非必然陷入戀情,更可能是同學、師生、朋友、合作伙伴等多種人際關係。學會與異性和睦相處,是對未來婚姻家庭的準備,也是對未來事業發展和社會人際關係適應的必要準備。

    那麼如何引導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愛的修煉"?如何預防各種行為偏離,進行健康的異性交往?

    第一,要認識到青春期孩子嚮往異性交往,是青春期身心發育的必然。

    一方面,青春期結夥傾向明顯,加入同齡人行列有助於青少年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喜歡小組和集體活動是正常的。異性交往,是培養正確的性別角色和健康性心理的必修課。另一方面,青少年情感豐富,情緒容易起伏波動,主要是由於思春心理出現。表現在注重自我形象,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渴求得到異性夥伴的肯定與接納。

    因此,父母要關注孩子,應經常詢問孩子對周圍異性夥伴的印象如何,以瞭解孩子的情感傾向和所思所想。同時,父母可講講自己的青春期異性交往經歷與故事,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要注意,最好避免用"早戀"這樣的字眼,因為這一時期的異性交往大多隻是出於一種朦朧的愛慕心理。

    第二,要引導孩子懂得愛別人是一種神聖責任,而不是僅僅以自我為中心。

    異性交往,意味著學會對異性的尊重和愛護,意味著對異性的責任和義務。正如不能因為可能發生車禍而不讓汽車上路,也不能因為可能出現空難而禁止飛機上天。作為家長,不能總向孩子灌輸異性交往的"害處",要公正地承認異性交往的益處和"異性間互補"的不可替代性。這樣才具備與孩子談論異性交往問題的前提,也才談得上對孩子進行引導。

    第三,青春期是學習自律的關鍵期,成功的異性交往取決於自覺遵守規則。

    青春期異性交往有許多益處,家長應支援。而對孩子最大的支援,是制定交往的規則,提醒孩子學會自律。遵守交通規則可避免車禍;遵循異性交往的規則,則能夠避免各種煩惱、危機、事故、犯罪等,使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媒體報道的案例或某些電視劇的情節,發表各自的看法,增強孩子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在異性交往中善於自我控制,可有效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被性侵害的不良後果。另外,自控能力是建立在正確的知識觀念基礎之上的。家長還應該開誠佈公,與孩子討論與異性交往有關的問題。不必有什麼禁忌,凡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擺到桌面上進行討論和爭論,必要時還可以查閱書刊或請教專家。

    第四,教導孩子學會抗拒誘惑,明辨是非,正確選擇自己的成長道路。

    社會環境複雜多變,青少年在異性交往中也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缺乏分辨力,或是被表面現象迷惑,就可能被社會上負面的東西欺騙或侵蝕。怎麼辦?一方面,父母在對待婚姻家庭、異性交往的態度行為上應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另一方面,要對孩子"資訊透明",不要以為孩子看到、聽到的都是正面的東西,就不會出問題,關鍵還是引導孩子學會自主地選擇,要有能力自我保護。

    青春期是渴求愛的季節,愛是純潔的、美好的!父母可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動,引導孩子將"愛的修煉"進行到底,讓每一個孩子都成長為愛的天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頸椎病會引起胳膊無力手指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