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26510200192

    20世紀30年代一個陰冷飄雨的秋日,在上海北四川路一家日本人開辦的書店——內山書店,一個酷愛讀書的窮困青年,用一枚銀元從一個50歲上下的男人手裡買了兩本書:《鐵流》和《毀滅》。

    這兩本書的定價分別是一塊八和一塊四,就是說,價值三塊二的書只賣了一塊錢。這似乎是一樁奇怪的買賣。買書者是因為對知識與光明的追求,賣書者是出於對貧困讀者的關愛和支援。青年人叫阿累,一個汽車售票員;而那個中年人就是魯迅先生。四年後,即1936年,魯迅先生去世,於是就有了阿累的《一面》。

    70年的歲月轉瞬即逝,如今已是21世紀了。回首百年來的文學創作,人們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魯迅先生那汪洋恣肆、尖刻銳利的文字。在眾多追憶魯迅先生的文字中,我這個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酷愛讀書卻又為生活苦苦奔波的文學青年,獨獨鍾情於阿累的《一面》。

    麵包與書哪個更重要?不知道阿累在花光了“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後,是如何捱過以後幾天飢腸轆轆的日子的。但至少我們知道的是,阿累交班回來,“帶著那種軟綿綿的疲倦躺著看這麼幾十頁”,實在是舒服極了。一邊吞嚥乾巴的饅頭,一邊將書攤上心儀已久的暢銷書裝進口袋,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是書生之清高,還是無以言表的悲哀?這種複雜的心態我不知該如何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學青年如阿累者,那種愛書的心境一定是相通的。

    魯迅對他們極盡關愛與理解,因為他知道青年們尤其是文學青年,十之八九感覺靈敏,自尊心旺盛,一不小心,極容易受到誤解。正是魯迅先生無私高潔的人格,才使青年人樂意親近他,把他當做自己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長。

    作為一個讀書人,如今重讀阿累的《一面》,感慨萬千。反觀當今文壇冷暖,叫人如何不想起他———魯迅先生,我們的同志、朋友和師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PKL賽區三連雞,4AM錯失吃雞好局,永遠1穿3驚豔全場,如何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