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再回答問題之前,先糾正提問者一個錯誤,漢王朝沒有宰相之說!漢初有相國,源自秦王朝的相邦,為了避漢高祖劉邦的帝諱更名為相國。但是,肯定沒有宰相這種說法。《史記》中關於漢初名相蕭何、曹參的記載被列入了《蕭相國世家》和《曹相國世家》。後來,漢王朝的相國又改為了丞相,與太尉、御史大夫並稱“三公”。再後來,三公的範疇有所變化,但丞相一職保留到了東漢末年,魏武帝曹操就曾經擔任過漢丞相,想必“曹丞相”這個稱呼大家都不陌生。可見,漢王朝只有相國、丞相,沒有宰相!所謂宰相,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專門官職,以宰相制最為鼎盛的唐王朝為例,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的主官都是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等也屬於宰相序列。但是,唐王朝從來只有尚書令(因唐太宗李世民故,曾虛置多年)、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等,從來沒有“宰相”這個職位!

    至於說漢代宰相的印章是皇帝賜予還是自己私刻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國的印章自古以來就分為官印和私印,官印根據官職、地位的不同有有著具體大小、材質以及具體印文方面的區別。而私印則更加五花八門,甚至衍生出了“篆刻藝術”。何為官印,顧名思義,官員的印章、官方的印章!官印有什麼作用?一、身份證明,證明某人是什麼官職、某人出具的文書是否為官方文書。二、防偽,這個就不必多說了。既然有防偽的作用,如果誰都可以私刻,還怎麼防偽?因此,歷朝歷代的官印都是由政府相關部門統一製作,私人仿製是重罪!漢王朝亦然。

    漢王朝的官印分為璽、印、章三種。帝后、諸侯王稱璽、列侯稱印、官員只能稱章。帝后之璽為玉質、螭虎紐。皇帝的玉璽又分為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史稱“乘輿六璽”。除此之外,還有證明正統地位的“傳國玉璽”,共七璽。皇后另有皇后之璽。諸侯王同樣稱璽,但材質是金質、龜鈕。此外,列侯、丞相、大將軍也均為金質、龜紐,列侯稱為印,其餘為章。兩千石官員為銀質、龜鈕,千石以下至兩百石官員為銅質、鼻鈕,兩百石以下官員亦為銅質、鼻紐,但形制減半,稱“半通”(兩百石以上為漢度量衡一平方寸,半通減半)。可見,漢王朝對於官印是有著嚴格等級制度的,不僅不能私刻,材質、鈕紋、大小也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不能僭越!

    但是,對私印的要求就相對就要寬鬆許多。以著名的漢廢帝、海昏侯劉賀為例。在他的墓中就出去了“劉賀”、“大劉記印”兩枚玉質印章。按照漢制,玉質是帝后才可以使用的,劉賀是廢帝,雖然曾經是皇帝,但是稱為海昏侯之後,他的“海昏侯印”只能是金質、龜鈕,如果使用玉質,那就是僭越,是要受到嚴肅處理的。但是,私印就相對寬鬆許多,這也是劉賀可以用玉質私印陪葬的原因之一。此外,官印的印文相對比較固定、刻板,但私印的發揮空間卻相對大很多,如劉賀的“大劉記印”就是最好的代表。

    再到後來,私印的發展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最終發展成為了“篆刻藝術”。同時,因為需要,古人還在私印方面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以“天下第一岳父”獨孤信(隋煬帝、唐高祖的姥爺)為例,因為兼職眾多、稱呼各異,獨孤信索性用多面體煤精石刻出了多功能印章,一個面就是一個印,想用哪個換個面就可以了。但是,官印、包括後來的“公章”,直到現代依然是嚴格管制,不能私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功能電筆多少錢,多功能電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