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一戰結束後,德國與蘇聯建交,立刻觸動了西方社會的敏感神經,對其採取了“恩威並施”的做法。一方面,“魯爾危機”讓德國意識到協約國強硬的一面,另一方面,實施《道威斯計劃》,在經濟上進行拉攏,試圖控制德國不要越走越遠。

    德國儘管在國際貸款的支援下,國力不斷地恢復,但十分清楚要想不受制於人,就必須在歐洲恢復大國地位,否則還會有第二個“魯爾危機”。為了達到此目的,德國一再宣稱,如果得不到平等地位,那隻好“投到蘇維埃的懷抱裡”。

    這讓在歐洲執行“大陸均衡”政策的英國,感到不小的壓力,他們既不願看到法國一家獨大,更不願看到蘇、德兩國過於親密。而最在乎投資利益的美國,更希望歐洲和平繁榮,也積極努力促使歐洲各方能夠坐下來,達成和平協議。

    1925年,英、法、德等七國在瑞士小城洛迦諾簽訂條約,就邊境問題達成共識,尤其是締約雙方保證發生爭執時,如果不能採取外交或和平方式解決的,交由國際仲裁法庭解決。說白了,就是不能像“魯爾危機”那樣,單方面使用武力干涉。

    這就是《洛迦諾公約》。標誌著法國在歐洲的主導地位下降,不能“隨便的”、“主動的”干涉德國事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德國,將《凡爾賽和約》撕得粉碎,而毫無辦法,並將自己的安全寄託在英華人身上,全然沒有了大國的“硬氣”。

    《公約》的達成,讓英國十分滿意。德、英兩國聯手打壓法國,符合英國的“扶德抑法”的“大陸均衡”政策,恢復後的德國一定有能力抗衡法國,而英國還像過去那樣,看著德、法兩國你爭我奪,充當雙方的“仲裁者”,從而主導歐洲。

    但說到底,最大的贏家是德國。不僅剝奪了法國武力干涉德國事務的權力,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魯爾危機”;而且擺脫了戰敗國的屈辱地位,獲得了與法國一樣的大國地位,它標誌著凡爾賽體系的失敗,以及恢復了德國的自由。

    而德國又將目光盯在了國聯,還要擔任常任理事國。

    1926年,隨著國力的增長、外交上的努力,德國在一戰後7年,擺脫了戰敗陰影,再一次成為歐洲強國。此時,他們更是將目光放在國際聯盟,並要求擔任常任理事國,從而在國際上增加德國的影響力,以及獲得主導國際事務的大國地位。

    這一要求,立刻遭到波蘭等國的反對。這一點很好理解,在他們看來,戰敗國是沒有資格主導世界的,更何況,西班牙、波蘭、巴西等國,多次申請都沒有成功。如今,戰敗國都能要求擔任常任理事國,那他們就更有資格了。

    於是,各國也紛紛提出要求擔任常任理事國。一時間,國際聯盟熱鬧非凡,爭執不斷,最終誰的要求都沒有考慮,德國入聯一事就此擱淺。不過,德國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該如何打破僵局呢?他們決定故伎重演,再打“蘇聯牌”。

    同年4月,蘇、德兩國簽訂了《蘇德友好中立條約》。雙方繼續在《拉巴洛協定》的基礎上“充分信任”、“永遠合作”。同時,德國答應蘇聯入聯後,不會影響兩國的關係,而且還要在國聯上為蘇聯“說好話”,為其爭取更多的好處。

    蘇、德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密,再次讓西方社會坐立不安。眼看著德國“不可逆”的崛起,再有蘇聯的支援,歐洲將從此不得安生。打壓是不可能了,唯有籠絡和爭取,讓其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否則德國就真的“投到蘇維埃的懷抱裡”。

    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出現了,在英、法等國的一番操作下,戰敗的德國真就成為國際聯盟一員,並且還擔任了常任理事國。由此可見,國際聯盟實際是由英、法等少數大國控制,併成為他們手中的工具,中、小國家根本沒有話語權。

    擔任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是德國外交的又一重大勝利,儘管有英、法等國的妥協因素,但其利用蘇聯與西方社會的矛盾,要挾英、法兩國,迫使其承認大國地位,併成為主導世界的一員,不能不說德華人的眼光敏銳,一下子選中了關鍵點。

    當然,德國能走到這一步,與其實力密不可分。儘管戰敗,但其工業體系沒有誇,軍事體系沒有散,成為戰後迅速崛起的關鍵。說白了,就是元氣未傷。說到底,一戰中沒有佔領其全境,徹底瓦解德國,才是英、法等國無可奈何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全製藥的內部制度“只造山不填坑”有沒有違法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