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螺旋線又稱“黃金螺旋”,是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畫出的曲線,自然界中存在許多斐波那契螺旋線的圖案,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經典黃金比例,例如向日葵葵花籽的排列、海螺的螺紋、蜂巢等等。那麼我們為什麼稱它為“黃金螺旋”,它與我們常聽到的黃金比例有什麼聯絡呢?
黃金比例的定義是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較短部分與較長部分長度之比等於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比例。而斐波那契數列是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特點是即除前兩個數(數值為1)之外,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而且前一項與後一項的比值是無限接近0.618的。因此我們稱之為“黃金螺旋”。
黃金螺旋在繪畫,設計,攝像,建築等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下面我簡單的介紹幾種。
在繪畫領域,達芬奇對黃金分割比例的運用是相當的多,他的諸多作品都有黃金比例的影子,我們來看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中他運用了許多黃金比例:首先這幅畫的尺寸採用的是黃金矩形;如果在蒙娜麗莎的臉部周圍畫一個矩形也是黃金分割。這幅畫將蒙娜麗莎的鼻子作為視點設定在斐波那契螺線的中心,螺線的軌跡依次經過下頷、頭頂、肩膀和右手,使得這幅畫看上去非常和諧,繪畫技巧與科學研究的結合才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瑰寶。
在設計方面,許多logo的設計都運用到了黃金比例。最著名的當屬蘋果公司的logo了。在蘋果logo輔助線分解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logo的設計正是採用半徑1,1,2,3,5,8,13的圓切割而成,也就是我們說的斐波那契數列。
在攝影領域,如果也運用此比例。在下面這張攝影作品中,將黃金比例先轉化成網格線,得到四個“黃金點”。具體的轉化方法是其中較大部分的邊長與較小部分的之比,等於全部畫面邊長與較大部分的之比,也就是0.618。最終4條直線的交點,就是所謂的“黃金點”了。將畫面的主要部位放在這四個點就會讓我們的視線多多的停留在上面,照片的效果也特別的好。
斐波那契螺旋線又稱“黃金螺旋”,是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畫出的曲線,自然界中存在許多斐波那契螺旋線的圖案,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經典黃金比例,例如向日葵葵花籽的排列、海螺的螺紋、蜂巢等等。那麼我們為什麼稱它為“黃金螺旋”,它與我們常聽到的黃金比例有什麼聯絡呢?
黃金比例的定義是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較短部分與較長部分長度之比等於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比例。而斐波那契數列是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特點是即除前兩個數(數值為1)之外,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而且前一項與後一項的比值是無限接近0.618的。因此我們稱之為“黃金螺旋”。
黃金螺旋在繪畫,設計,攝像,建築等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下面我簡單的介紹幾種。
在繪畫領域,達芬奇對黃金分割比例的運用是相當的多,他的諸多作品都有黃金比例的影子,我們來看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中他運用了許多黃金比例:首先這幅畫的尺寸採用的是黃金矩形;如果在蒙娜麗莎的臉部周圍畫一個矩形也是黃金分割。這幅畫將蒙娜麗莎的鼻子作為視點設定在斐波那契螺線的中心,螺線的軌跡依次經過下頷、頭頂、肩膀和右手,使得這幅畫看上去非常和諧,繪畫技巧與科學研究的結合才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瑰寶。
在設計方面,許多logo的設計都運用到了黃金比例。最著名的當屬蘋果公司的logo了。在蘋果logo輔助線分解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logo的設計正是採用半徑1,1,2,3,5,8,13的圓切割而成,也就是我們說的斐波那契數列。
在攝影領域,如果也運用此比例。在下面這張攝影作品中,將黃金比例先轉化成網格線,得到四個“黃金點”。具體的轉化方法是其中較大部分的邊長與較小部分的之比,等於全部畫面邊長與較大部分的之比,也就是0.618。最終4條直線的交點,就是所謂的“黃金點”了。將畫面的主要部位放在這四個點就會讓我們的視線多多的停留在上面,照片的效果也特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