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蘇德戰爭,堪稱二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一場戰爭。在歷時1417天的戰鬥中,雙方投入4000萬部隊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殘酷廝殺,大半個歐洲千百年來創造的文明毀於一旦,3000萬人被戰爭奪去了生命。

    然而,發動這場戰爭並非全體德華人的本意,尤其是二戰爆發前,容克集團和國防軍上下並未將蘇聯作為自己的敵人。也就是說,入侵蘇聯更多出自德國元首的個人意願,國防軍沒有做好與之開戰的準備。這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嗎?

    戰爭爆發前,國防軍是德國最強大的權力因素。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戰敗和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630萬德華人的生命,不僅沒有換來德皇期待的“Sunny下的地盤”,反而嚐盡了戰敗的屈辱。也正因為戰敗,普魯士軍官團和軍隊在國家的統治地位免遭破壞,甚至得到加強。

    首先,一戰的不徹底性,致使德國武裝力量未遭到摧毀,甚至連“德意志帝國”的名稱都保留了下來,而長期以來的對外戰爭和尚武傳統,普魯士軍官團(亦稱容克集團)所擁有的特權和政治影響力根深蒂固,成為德國政治的幕後操縱者。

    其次,一戰期間幾乎整個德國的男性都進了軍營,戰後因《凡爾賽和約》,國防軍只能保留11.5萬人,大量退伍軍人組成各種團體,併成為德國影響力更為強大的因素。此時的“普魯士不是一個擁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個擁有國家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軍隊建設絲毫不鬆懈。10萬國防軍的經費超過同期法軍75萬部隊的花銷,保證了德國擁有一支高素質的軍官、士官隊伍,1000名軍人中就有100名軍官、30名中士和至少400名下士,並且各種組織還儲備了700萬後備人員。

    這也是二戰前夕,德國國防軍“一夜之間”擴編為400萬人的根本原因。可見,容克集團在德國的號召力,以至於德國元首在走向政治舞臺的第5天,就與高傲的陸軍將領們進行商談,他深知“任何人都不能迴避國防軍而作出政治決定”。

    為了獲得國防軍的支援,一向仇視蘇聯的德國元首,不僅血洗和解散自己的嫡系部隊“衝鋒隊”,而且信誓旦旦地保證:“不允許德國對蘇聯政策發生任何改變”。於是,德國元首得到了整個國防軍對他個人的宣誓效忠,並且開始大規模地擴軍。

    那麼,國防軍為什麼“輕易”向德國元首效忠呢?

    一戰戰敗後的德國,從上到下都不認為“天下無敵”的國防軍會打敗仗,反而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同盟國的背叛,而苛刻的凡爾賽體系更是壓得德國民眾“喘不過氣”,復仇和奪回尊嚴成了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共識。當然,國防軍更沒有閒著。

    一是,協約國對德國軍隊近乎“閹割”的做法,是容克集團無法接受的。儘管只允許保留約10萬陸軍,但整個軍隊體系沒有遭受破壞,他們開始了“少而精”的強軍之路,列兵按軍士培養,軍士按軍官培養,而軍官更是按照將軍進行培養。

    二是,依託當時歐洲最雄厚的工業和科技力量,德軍將領們創新出一套總體戰、閃擊戰理論,即在戰前傾全國之力打造一支強大的突擊力量,以機動性強、威力大的裝甲兵團和航空兵配合實施快速突擊,在對手戰爭潛力還未發揮前將其消滅。

    顯然,這一理論針對的是戰略縱深相對較小的國家,如英、法、波蘭等國,而對一望無際的蘇聯根本不適用。也就是說,國防軍加強武備的背後,是要打敗將屈辱強加於德國的凡爾賽戰勝國,既沒有將蘇聯當作對手,更無相應的戰術準備。

    更何況,蘇、德兩國是“不公開”的盟友。早在一戰期間,德國為避免兩線作戰,曾秘密支援十月革命,使得俄國退出一戰。作為回報,戰後兩國開展了廣泛的軍事領域合作,包括訓練飛行員、研製凡爾賽禁止的坦克、飛機等,結下了深厚友誼。

    當然,對於普魯士軍官團來說,一戰結束20年後再次發動戰爭的瘋狂想法,更需要像德國元首這樣瘋狂的人去做,而且他本人也保證“不與蘇聯交惡”,這才有了國防軍效忠德國元首的一幕。說白了,國防軍需要利用他去奪回失去的尊嚴。

    殊不知,反被利用的是他們。隨著二戰爆發,德軍一路凱歌,德國元首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並透過建立黨衛隊和最高統帥部,徹底架空陸軍參謀部,剝奪了其指揮權。於是,普魯士軍官團最不願看到事情發生了,德軍發動對蘇聯的入侵。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人最早使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