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白居易《觀刈麥》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這方寸之地,給子子孫孫以耕種之用。意味著要為子孫後代著想,保護好現今的土地。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其內容彙集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很有哲理性,釋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名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
●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1,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2,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慾望。 ——甘地
3,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達爾文
珍惜時間的詩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雜詩》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 節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 。
觀刈麥
朝代:唐代
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白居易《觀刈麥》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這方寸之地,給子子孫孫以耕種之用。意味著要為子孫後代著想,保護好現今的土地。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其內容彙集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很有哲理性,釋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名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
●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1,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2,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慾望。 ——甘地
3,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達爾文
珍惜時間的詩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雜詩》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 節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 。
觀刈麥
朝代:唐代
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