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佳欣今天打遊戲了嘛

    首先讓我們看看雲的降水機制。雲是空氣垂直運動的結果,隨著空氣的上升,地面的水汽也被夾帶著一起上升,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水汽蒸發掉,一部分則升人云中,會冷卻而凝結,成為雲中水汽的一部分。高空的雲是否下雨,不僅僅取決於雲中水汽的含量,同時還決定於雲中供水汽凝結的凝結核的多少。即使雲中水汽含量特別大,若沒有或僅有少量的凝結核,水汽是不會充分凝結的,也不能充分地下降。即使有的小水滴能夠下降,也終會因太少太小,而在降落過程中中途蒸發。基於這一點,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即根據雲的情況(性質、高度、厚度、濃度、範圍等),分別向雲體播撒致冷劑(如干冰、丙烷等)、結晶劑(如碘化銀、碘化鉛、間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亞鐵等)、吸溼劑(食鹽、尿素、氯化鈣)和水霧等,以改變雲滴的大小,分佈和性質,干擾中氣流,改變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長程,達到降水之目的。高空的雲有暖型雲(雲內溫度在0℃以上)和冷型雲(雲內溫度在0℃以下)。對冷型雲的人工增雨,常常是播撒致冷劑和結晶劑,增加雲中冰晶濃度,以彌補雲中凝結核的不足,達到降雨的目的,對暖型雲的人工增雨,則通常是向雲中播撒吸溼劑和水霧,加強雲中碰並,促使雲滴增大。人工增雨最理想的天氣是,作業區上空有水汽含量較豐富的積狀雲,且雲層較厚,雲頂高度在6100--12200米之間,地面有小於10公里/小時的微風。人工增雨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高射炮、火箭、氣球播撒催化劑法,有飛機播撒催化劑法,還有地面燒煙法。人工增雨目前還處在試驗研究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但是,諸如實施人工影響作業後,雨量的淨增量、落區、時效及撒播催化劑的種類、時機、方法等方面,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要達到按照人們自己的意志--呼風喚雨,仍須作長期努力。天上的水汽要變成雨雪降下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有一定的水汽飽和度(主要與溫度有關),另一個是必須有凝結核。因此,人工降雪首先必須天空裡有云,沒有云就象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一樣,下不了雪。能下雪的雲,棸0℃以下的"冷雲"。在冷雲裡,既有水汽凝結的小水滴,也有水汽凝華的小雪晶。但它們都很小很輕,倘若不存在繼續生長的條件,它們只能象煙霧塵埃一樣懸浮在空中,很難落下來。我們在冬天裡經常能看到大塊大塊的雲彩,就是不見雪花飄下來,因為組成這些雲彩的雪晶太小,克服不了空氣的浮力,降水能力很差。如果在雲層裡噴撒一些微粒物質,促進雪晶很快地增長到能夠克服空氣的浮力降落下來,這就是人工降雪的功勞。噴撒什麼物質能夠促使雪晶很快增長呢? 早期,人們各顯神通採用過許多有趣的方法。這些方法主要有:在地面上縱火燃燒,把大量煙塵放到天空裡;用大炮襲擊雲層;利用風箏高飛雲中,然後在風箏上通電,閃放電花;乘坐飛機鑽進雲層噴灑液態水滴和塵埃微粒。但是,這些方法的效果都很不理想。直到1946年,人們才發現把很小的乾冰微粒投入冷雲裡,能形成數以百萬計的雪晶。當年1l月3日,有人在飛機上把乾冰碎粒撒到溫度為-20℃的高積雲頂部,結果發現雪從這塊雲層中降落下來。這裡所說的乾冰不是由水凍結的冰,而是二氧化碳的固體狀態,很象冬天壓結實的雪塊。乾冰的溫度很低,在-78.5℃以下。把乾冰晶體象天女散花似地噴撒在冷雲裡,每一顆二氧化碳晶體都成為一個劇冷中心,促使冷雲裡的水汽、小水滴和小雪晶很快地集結在它的周圍,凝華成較大的雪花降落下來。怎樣把這些凝結核散佈到雲層中呢?現代人大多使用大炮,把化學藥品裝在炮彈裡,然後用大炮發射到雲層裡去的。不過這種方法噴撒不均勻,藥品浪費較大,增加了人工降雪的成本。還有人把它們裝在土火箭裡,讓火箭飛到雲裡去噴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樹莓派下怎樣執行移植的QT程式?